冷眼斜睼尔许时,临行却又教迟迟。
呼鬟别进先春茗,掠紒重删过午枝。
薄怒始知深似笑,娇憨尤爱近于痴。
比肩半晌嫌都释,那用烧灯密咒辞。

这首诗的译文是:

你冷眼斜睨,让我等待了很长时间,临行又让我迟迟不前。

你呼唤我进房先品一杯春茶,再将头发掠去重理过午的树枝。

你的薄怒使我明白你的笑容深沉,你的娇憨更使我喜欢接近你的痴态。

比肩而坐半晌嫌时间不够长,哪里用得着烧灯密咒来表白情意。

注释:

  • 懊侬:指女子。
  • 睼尔许时:即“尔许时”的倒文,意为“如此长久”。
  • 临行:即将出发或离开。
  • 却:反而。
  • 又:再一次。
  • 教:使。
  • 迟迟:缓慢、拖延。
  • 呼鬟:让鬟发的人进来,即唤鬟者入室。
  • 别进先春茗:让鬟人先端来一杯新沏的春天的茶。
  • 掠紒:掠起发髻,这里指梳理发髻。
  • 重删:多次删除,这里指反复整理头发。
  • 薄怒:轻微的愤怒。
  • 深似笑:笑容深沉,好像在笑。
  • 娇憨:娇媚可爱,憨态可掬。
  • 近于痴:非常接近痴笨。
  • 比肩半晌:一起坐着很久。
  • 嫌都释:觉得一切都已足够。
  • 那用:何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离别时的情态和心理的诗。全诗通过女子对男子的细微动作和情感反应,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对离别的复杂感受。

首句“懊侬”,直接点出题目中的“女”。接着,诗人描绘了女子在离别时的反应。她先是“冷眼斜觑尔许时”,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仿佛对男子的到来并不期待。然后,当男子“临行却又教迟迟”时,他显得犹豫不决,不愿离去。这里的“迟迟”一词,既体现了男子的迟疑,也反映了女子心中的不安与焦虑。

女子的行为更加丰富多样。她让鬟发的人进来,端来一杯新沏的茶水,并反复整理自己的发髻。这些行为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情感。一方面,她通过这些动作向男子表达了关心和思念;另一方面,她也在用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两句:“薄怒始知深似笑,娇憨尤爱近于痴。”这里,女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她的“薄怒”虽然只是轻轻一瞥,但却足以让人感觉到她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满足。而“娇憨”则更是一种近乎痴态的表现,显示出她对男子的深深依恋和依赖。这种情感表达,既是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也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离别时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的细腻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同时,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美好,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无限向往。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