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得天台顶上枝,争开已近十分时。
只缘来自倾城处,顿觉生成绝世姿。
物但关情皆可爱,事真入手不嫌迟。
人间多少娇红色,不种伊家不耐思。
【注释】
美家:指桃花。天台:今浙江省杭州市天台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为晋代葛洪炼丹之所。
折得:折下。天台顶:指天台山山顶,这里泛指山上的花朵。
争开:争相开放。十分时:即“十分之几”,十分之一。
倾城:倾国倾城。
顿觉:立刻觉得。绝世姿:超尘绝俗的姿态。
物但关情皆可爱:任何事物只要触动情感都是可爱的。但:只。
事真入手不嫌迟:事情只要开始做就不会感到晚。事:做事。
人间多少娇红色:世间有多少美丽的红色啊。
伊家:他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桃诗,借咏花寄慨,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句“从美人家折得桃花一枝归供胆瓶”一句,点明主题,以写桃花始,以咏桃花终,首尾相应,结构工整。“美家”,即美人家,即桃花盛开之地。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从那美家(天台)折一枝桃花回来供奉在瓷瓶里。诗人把“折得桃花”当作一件雅事,用“供”字加以强调,表明自己对于这枝桃花的珍爱之情。“折”与“供”两字,一为动作,一是动作的对象。“供”字又隐含有珍惜的意思在内。因此,这一句既是记实,又是抒情,是咏物和写情的结合。
第二句“折得天台顶上枝,争开已近十分时。”写桃花盛开的情景。天台顶上的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红艳欲滴,美丽动人,已经过了花期的一半。“争开”,即竞相开放之意。“已近”是“将近”的缩语,“十分”是“一半”的缩语。两句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桃花盛开时的热闹景象,渲染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气氛。
第三、四句是议论。“只缘来自倾城处,顿觉生成绝世姿。”这两句议论性的句子紧承前两句而来,是诗人由景生情的结果。因为“倾城”之桃出自天台,所以显得格外珍贵。诗人从桃花中悟出了道理:“物但关情皆可爱,事真入手不嫌迟。”意思是说,凡是能触动人的情感的物体都是可爱的;只要是开始做的就不算晚,不要嫌迟。这两句议论,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台桃花的热爱之情,又蕴含着对于做人的哲理: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要敢于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最后两句是总结。“人间多少娇红色,不种伊家不耐思。”“人间”指的是世上的人。“伊家”是指天台的桃花。这两句的意思是:世间有那么多美丽的颜色啊,如果不用天台桃花那样的颜色来装饰,人们是不会思念它的。“不种伊家不耐思”是说,如果没有天台桃花那样的颜色,人们是不会想念它的。“不”是否定的意思,“耐思”就是“想念”。这两句既照应开头一句“折得桃花”,又照应结尾两句“人间多少娇红色”,前后呼应,使全诗浑然一体。
此诗以桃花为题,实则咏物,通过咏桃花,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和理想的人生态度的追求和向往。诗人善于运用拟人手法,将桃花人格化,赋予其感情和意志,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