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梅花下写朝云,更比梅花瘦几分。
尽许眉间传月彩,难从骨里绘兰芬。
高情未称金泥屋,真色惟应雪浣裙。
俗眼但知浓艳好,相如羞对卓文君。
【注释】
玉梅:指梅花。朝云:指杨贵妃。
尽许眉间传月彩,难从骨里绘兰芬:意为她(杨贵妃)虽然美艳如花,但只有她的眉间能传月的光彩,而她的骨里却无法画出兰花的香气,比喻她的美貌只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高情:高雅的情趣。
金泥屋:用黄金装饰的屋瓦。
真色:真正的颜色。雪浣裙:用积雪洗过的裙子。
相如羞对卓文君:汉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他们的爱情被卓文君的父亲所不容,最终分手。这里用来比喻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关系。
【赏析】
《赠初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写杨妃之貌美,“眉间”写其容貌之美;后四句写“骨里”之芳馨,“骨里”指内在之美,即精神气质之美。整首诗以物喻人,借咏杨妃之美,暗喻唐玄宗的宠幸之情。
首联“玉梅花下写朝云,更比梅花瘦几分。”写杨妃美丽动人,在玉梅盛开的时候,她就像一朵娇嫩的朝霞,令人赏心悦目,比一般的梅花还要清丽几分。这是对杨妃美貌的描写,同时也隐喻了唐玄宗对她的宠爱。
颔联“尽许眉间传月彩,难从骨里绘兰芬。”则是说,虽然杨贵妃的美丽足以让世人瞩目,但她的美却是外在的、短暂的。正如月亮的光芒只能通过眉宇间传递出来,而不能真正地融入骨头里一样。这是对杨妃美貌的进一步描绘,同时也隐喻了唐玄宗对她的宠爱并非建立在深厚的感情上,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她的外貌和气质。
颈联“高情未称金泥屋,真色惟应雪浣裙。”则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的担忧。他认为,唐玄宗虽然拥有华丽的宫殿和服饰,但却无法真正欣赏到杨贵妃的内在之美。这是因为他过于追求外在的华丽和繁华,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和平静。
尾联“俗眼但知浓艳好,相如羞对卓文君。”则是对这首诗的总结。这里的“俗眼”是指那些庸俗的眼光,它们只看到了杨妃的外貌之美,却忽略了她的内在之美。而司马相如则因爱慕卓文君而感到羞愧,因为卓文君虽然出身低贱,但却有着高贵的气质和才华,这与杨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通过对杨妃美貌的描绘和对其内在之美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过度宠爱杨妃的担忧和对真正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而忽视了内在的本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