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拥峰峦水涨堤,菰城南去绿杨齐。
扁舟系缆日初堕,坐听深林懊恼啼。
【诗句释义】
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的一条河流。苕溪道中:即在苕溪水路中。云拥峰峦:形容云层高高地堆积在山峦之上,好像要拥住山峰一样。菰(gu)城南去绿杨齐:菰菜生长在南边,而绿色的杨柳树却长在城北。菰:一种水生植物。南去:向南延伸而去。绿杨齐:绿色的柳条排成一行。
扁舟:小船。系缆:把船锚系在岸边。日初堕:太阳刚刚落下。坐听深林懊恼啼:坐在船上,听着树林里传来鸟儿的鸣叫声,感到烦躁不安。坐听:坐在这里听。深林:指树木茂密、幽暗的树林。懊恼啼:心里烦闷,忍不住啼哭起来。
【译文】
云层簇拥的山峰上,河水上涨淹没河堤,菰菜生长在南面,而绿色的杨柳树却在城北排列成行。小船拴好缆绳,太阳刚刚落下,坐在船上听着树林里传来鸟儿的鸣叫声,感到烦躁不安。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处州知州期间。诗人在赴任前曾作《题张寺西楼》诗:“楼台缥缈接云涛,谁见游人夜倚阑?风送江声来枕底,月和潮气上衣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而在赴任途中的苕溪道中所见之景与心境则又有不同。“云拥峰峦水涨堤,菰城南去绿杨齐。”此联描绘了苕溪两岸的自然景色。诗人登上舟船,远眺天际,只见云层簇拥着山岭,水势上涨淹没了江堤,菰菜生长在南边,而绿色的杨柳树却在城北排列成行。“云拥”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眼中云层的密集和壮美景象;“水涨”二字则写出了水流的湍急,也表现出苕溪水势的浩大。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苕溪两岸的山水轮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景象之中。
下句“扁舟系缆日初堕,坐听深林懊恼啼”,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登上小舟,系好缆绳,等待日落时分的到来。然而,当太阳刚刚落下,他坐在船上,听着树林中传来鸟儿的鸣叫声,心中不禁感到烦躁不安。这里的“坐听”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倾听,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鸟儿的鸣叫声,对于诗人来说,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而这种声音,却让诗人感到烦恼不已。这一句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