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浮观物理沈,瘴山浅历瘴云深。
四时气有三时夏,一日风生半日阴。
海外自知坚道念,病馀不觉长禅心。
大通中散无由觅,九籥应难炼紫金。

诗句解读:

  1. 物态浮观物理沈,瘴山浅历瘴云深。
  • 物态浮观:观察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 物理沈:指物理现象的变化沉静下来。
  • 瘴山:因多瘴气而闻名的山。
  • 浅历:稍微经历或体验。
  • 瘴云深:指瘴气浓重如云。
  1. 四时气有三时夏,一日风生半日阴。
  • 四时气:四季的气候变化。
  • 三时夏:春夏之交,气候温暖。
  • 一日风生半日阴:一天之中,有风的日子与无风的日子交替出现。
  1. 海外自知坚道念,病馀不觉长禅心。
  • 海外:比喻远方或未知的地方。
  • 坚道念:坚定的宗教信仰或信念。
  • 病馀:因病后恢复。
  • 长禅心:长时间的修行和冥想。
  1. 大通中散无由觅,九籥应难炼紫金。
  • 大通:这里可能是指佛教经文中的“大通”或某种宗教经典。
  • 中散:指佛教中的中观学派。
  • 九籥:古代的一种乐器,九个音调。
  • 炼紫金:修炼、提炼金属的过程。

译文:

  1. 观察物质,发现其形态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就像瘴气的山上云雾缭绕一样浓厚。
  2. 春夏之交,天气温暖如夏,但偶尔也有风起的日子。
  3. 在信仰的指引下,我深知坚持的信念,即使在病后,我也未曾忘记长期的冥想。
  4. 在佛教的大教义中,寻求真理的道路不易,难以找到通向涅槃的道路。
  5. 九音笛这种古老的乐器,其九个音调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修炼才能掌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疾病期间对外界环境和内心状态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及精神修行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比四季气候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深沉而又坚韧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宗教修行的尊重和坚持,即使面对疾病,也不放弃内心的修行。最后一句则强调了在复杂的宗教教义中寻找真正道路的困难,以及在长时间修行中对技艺的追求。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也展示了他对精神世界探索的热情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