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浮观物理沈,瘴山浅历瘴云深。
四时气有三时夏,一日风生半日阴。
海外自知坚道念,病馀不觉长禅心。
大通中散无由觅,九籥应难炼紫金。
诗句解读:
- 物态浮观物理沈,瘴山浅历瘴云深。
- 物态浮观:观察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 物理沈:指物理现象的变化沉静下来。
- 瘴山:因多瘴气而闻名的山。
- 浅历:稍微经历或体验。
- 瘴云深:指瘴气浓重如云。
- 四时气有三时夏,一日风生半日阴。
- 四时气:四季的气候变化。
- 三时夏:春夏之交,气候温暖。
- 一日风生半日阴:一天之中,有风的日子与无风的日子交替出现。
- 海外自知坚道念,病馀不觉长禅心。
- 海外:比喻远方或未知的地方。
- 坚道念:坚定的宗教信仰或信念。
- 病馀:因病后恢复。
- 长禅心:长时间的修行和冥想。
- 大通中散无由觅,九籥应难炼紫金。
- 大通:这里可能是指佛教经文中的“大通”或某种宗教经典。
- 中散:指佛教中的中观学派。
- 九籥:古代的一种乐器,九个音调。
- 炼紫金:修炼、提炼金属的过程。
译文:
- 观察物质,发现其形态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就像瘴气的山上云雾缭绕一样浓厚。
- 春夏之交,天气温暖如夏,但偶尔也有风起的日子。
- 在信仰的指引下,我深知坚持的信念,即使在病后,我也未曾忘记长期的冥想。
- 在佛教的大教义中,寻求真理的道路不易,难以找到通向涅槃的道路。
- 九音笛这种古老的乐器,其九个音调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修炼才能掌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疾病期间对外界环境和内心状态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及精神修行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比四季气候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深沉而又坚韧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宗教修行的尊重和坚持,即使面对疾病,也不放弃内心的修行。最后一句则强调了在复杂的宗教教义中寻找真正道路的困难,以及在长时间修行中对技艺的追求。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也展示了他对精神世界探索的热情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