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耕且容与,南亩已半荒。
良苗滋螟螣,不及莠与稂。
稂莠宁可舂,惰者安其常。
勤动长子孙,如国思富强。
大田本多稼,淹化麋鹿场。
官符日夜急,徒为后世殃。
食力且不给,荣利焉能长!
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 “辍耕且容与,南亩已半荒”:诗人暂时放下农具休息,转而凝视着已经变得一半荒芜的南亩。
- “良苗滋螟螣,不及莠与稂”:良田里的庄稼虽然茁壮成长,但却被螟螣、蝗虫等害虫蚕食,而那些劣等的杂草和野草却能生存下来。
- “稂莠宁可舂,惰者安其常”:对于那些懒惰的人,即使他们种植的劣等植物也能长得很好,他们也会心安理得地享受这种“丰收”。
- “勤动长子孙,如国思富强”:勤劳耕作的人会有更多的子嗣,而国家则希望强大繁荣。
- “大田本多稼,淹化麋鹿场”:广阔的农田本来应该收获丰富的谷物,但如今却成了麋鹿的栖息之地。
- “官符日夜急,徒为后世殃”:官府的告示和公文如同昼夜不息的急报,但这些告示和公文最终只会给后世带来祸患。
- “食力且不给,荣利焉能长!”: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那么追求名利又能持续多久呢?
接下来是诗歌的译文:
《咏怀》
暂时停下手中的劳作,我来到这片已经荒芜的南亩。
这里的庄稼虽然繁茂,但却遭受了螟螣、蝗虫等害虫的损害。
那些劣质杂草却生长得比庄稼还好,而那些懒惰之人却安然自得。
勤劳耕作,让子孙们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就如同国家渴望强大繁荣一样。
广阔的农田原本应该硕果累累,但现在却被麋鹿占据。
官府的通告如影随形,日夜不断,这些告示和公文最终只会给后世带来祸患。
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那么追求名利又能持续多久呢?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和国家政治腐败现象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比良田与劣草、勤劳与懒惰、丰盈与萧条等方式,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担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担忧,希望国家能够重视民生问题,避免因为追求名利而忽视百姓的实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