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前溪两岸平,云归向晚一天晴。
炊烟直上风初定,瀑布高悬山欲倾。
驱犊缓鞭防路滑,钓鱼收艇倚桥横。
贫家茅屋真堪羡,偏有铜壶滴漏声。

《江村雨后》

【注释】江:泛指河流。

溪:小河,溪流。

云归向晚一天晴:傍晚时,云彩渐渐散去,天空放晴了。

炊烟:做饭时冒出的烟。

风初定:风已经平息下来。

瀑:瀑布。

驱犊缓鞭防路滑:驱赶牛犊,放慢马鞭,防止路上湿滑。

钓艇:钓鱼用的小船。

倚桥横:靠在桥上歇息。

铜壶滴漏声:古代一种计时工具,用铜制成,壶中水从高处滴落,发出声响,因此称为“滴漏”,这里用来形象地描写江边的景致和生活的宁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边景色和农家生活情趣的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美静穆,富有生活气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写事,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首句“雨后前溪两岸平”,点明了时间(雨后天晴),地点(前溪两岸),天气情况(雨过天晴)。“前溪”即前面提到的溪流,两岸指的是溪流两侧的山壁。“平”字既写出了雨后的山间小路的泥泞,又表现出雨后万物的清新与宁静。“云归向晚一天晴”一句,则通过云彩的消散和天色的转晴,展现了大自然的恢宏气势和无限生机。

第二句“炊烟直上风初定”,则是诗人在雨后漫步到村外,看到炊烟袅袅上升的景象。这里的“风初定”不仅指风力减弱,还暗示了人们刚刚摆脱了雨水的困扰,恢复了平静的生活状态。“直上”二字,更是生动地勾画出炊烟向上升腾的姿态,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它向上飞升,充满了诗意。

第三句“瀑布高悬山欲倾”,则是诗人进一步观察发现的景象。这里的“瀑布高悬”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如丝带般悬挂在山崖之上,给人一种壮观而震撼的感觉。“山欲倾”则是形容瀑布的气势磅礴,似乎要倾覆整个山岳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句诗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因为只有如此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观,才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赞叹。

第四句“驱犊缓鞭防路滑”,则是诗人在行走过程中所遇到的情景。这里的“驱犊缓鞭”是说诗人驱赶着牛犊,放慢了马鞭的速度,以免在路上发生意外。“防路滑”则是为了安全着想,提醒人们注意路面湿滑。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关怀,又展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爱护。

第五句“钓鱼收艇倚桥横”,则是诗人在江边垂钓时所感受到的美景。这里的“钓鱼收艇”是说诗人在垂钓结束后,收起鱼具倚靠在桥上休息。“倚桥横”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靠在桥头的姿态,仿佛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又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贫家茅屋真堪羡,偏有铜壶滴漏声”则是诗人在感叹之余所引发的感慨。这里的“贫家茅屋”既是对诗人自己生活境遇的描述,也是对那些简陋但充满温馨的家庭的赞美。“偏有铜壶滴漏声”则是通过铜壶滴漏的声音,来表达诗人对这种平凡而宁静生活方式的羡慕之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村雨后的美景和生活情趣,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