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儿时变故多,咸同之际遇干戈。
承平备历诸艰苦,养不逮兮可奈何。
【注释】:
- 奈何歌六首——《诗经·小雅》中有一首叫做《大东》,其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与本诗的意境相符。
- 咸同之际——清朝建立前后,即从1644年到1850年这段时间,是清朝由明末清初的动乱局面向相对稳定过渡的时期。
- 干戈——战争,武器。
- 承平备历诸艰苦——太平时期历经许多艰难困苦。
- 养不逮兮可奈何——养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又有什么办法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儿时变故多,咸同之际遇干戈,承平备历诸艰苦,养不逮兮可奈何四个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奈何歌六首”作为开头,直接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无奈之情。接着,他用”回忆儿时变故多”来引出自己儿时的变故之多,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和遗憾。然后,他又用”咸同之际遇干戈”来表达自己在咸同年间所经历的战争和动荡,这些经历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扰。
诗人用”承平备历诸艰苦”来表达在和平时期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艰辛。他可能经历了社会的变革、政治的动荡等,这些都让他感到疲惫不堪。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诗人用”养不逮兮可奈何”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困惑。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满足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这种无奈和困惑让诗人感到非常沮丧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毅力,以及他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