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何所事,日卧双槐间。
槐颠群鸦噪,日夕望巢还。
幽独易生感,况复西风寒。
芳园渐摇落,鸣虫凄夜阑。
仰视天边月,三五正团团。
明月几回圆,归思邈云端。
遥怜儿女忆,望月起长叹。
【注释】
我来何所事,日卧双槐间。——来到这地方做什么呢?每天在两株槐树之间休息。
槐颠群鸦噪,日夕望巢还。——槐树枝头有成群的乌鸦在鸣叫,傍晚的时候它们望着巢穴返回。
幽独易生感,况复西风寒。——独自寂寞容易产生伤感,况且又是西风凛冽。
芳园渐摇落,鸣虫凄夜阑。——花木逐渐凋零,夜幕降临时蟋蟀叫声凄凉。
仰视天边月,三五正团团。–抬头仰望夜空中月亮,正是上弦月圆的时候。
明月几回圆,归思邈云端。——一轮圆月已几次地出现,我的乡愁却如云一样遥远无际。
遥怜儿女忆,望月起长叹。——远远地想念着我的孩子和女儿,看到月亮我不禁长叹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人的诗,抒发的是游宦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首联“我来何所事,日卧双槐间。”诗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做什么呢?每日在两株槐树之间休息。这句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这里的“槐”字不仅点出地点,而且暗示了诗人的身份。诗人是来任职的,而任职之地正是这两株槐树之间。
颔联“槐颠群鸦噪,日夕望巢还。”诗人抬头看见树上的乌鸦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太阳快要落山了,它们纷纷飞回了巢穴。这一联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身处异乡,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独自思念远方的家人。
颈联“芳园渐摇落,鸣虫凄夜阑。”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只见庭院里的花草树木渐渐失去了生机,夜晚来临,虫鸣声在静寂中显得格外凄凉。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仰视天边月,三五正团团。”“十五”指农历每月的十五,“团圆”则是指月亮圆满的样子。诗人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发现它正是上弦月圆的时候。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更透露出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人在异乡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心中始终无法忘怀远在他乡的家人。
最后两句“明月几回圆,归思邈云端。”诗人感叹道:一轮圆月已经出现过几次了,可是我的心啊,却像被云雾遮挡一样难以回归故乡。这里“邈云端”形容诗人的思乡之情如同云雾缭绕,无法摆脱。
全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巧妙地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融入其中。诗人通过对槐树、乌鸦、芳园、月亮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同时,诗人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整首诗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