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未可测,人事未可知。丰歉数所定,施报庶无私。
山左逢凶岁,我正游不其。哀鸿鸣四野,穷黎日苦瘦。
有司勤抚恤,缙绅效驱驰。就食四万口,开厂日午时。
画地分男女,奔走俱淹迟。城东王氏妇,扶姑抱女儿。
冀得三人粮,聊以解朝饥。粟米未到囊,老母已倾欹。
侧身援以手,幼孩复见遗。肝肠已痛绝,那堪践踏随。
势如万壑趋,两肱难护持。辗转人丛里,捐躯尽孝慈。
可怜三女子,顷刻无完尸。士民长太息,行路泪亦垂。
救荒无善策,古人曾言之。天乎彼何辜,所遭竟如斯。
此理殊不解,漫成《恨妇词》。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诗人顾炎武的作品,名为《恨妇词》。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一句“天道未可测,人事未可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无奈和迷茫。他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于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恐惧。
第二句“丰歉数所定,施报庶无私。”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他认为人们的善恶行为都会受到因果报应的影响,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如第三句中的“山左逢凶岁,我正游不其。”描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生活状态。第四句“哀鸿鸣四野,穷黎日苦瘦。”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第五句“有司勤抚恤,缙绅效驱驰。”则是对社会的讽刺。他认为政府虽然努力安抚灾民,但效果有限,无法真正解决人民的问题。
第六、七、八句描述了诗人对于家庭和亲人的深深关爱。如第七句“城东王氏妇,扶姑抱女儿。”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第八句“肝肠已痛绝,那堪践踏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亲人的痛苦。
最后两句“势如万壑趋,两肱难护持。”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处境。第九句“辗转人丛里,捐躯尽孝慈。”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的坚守和奉献。第十句“可怜三女子,顷刻无完尸。”则是对无辜人民的哀悼和同情。
整首诗以悲壮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战乱时代人民的生活和痛苦,以及诗人的情怀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