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淮楚到尊前,胜侣重逢启别筵。
高树涛声过白昼,大江帆影落青天。
惊心风雨登临日,回首英雄战斗年。
十万长刀歼寇地,那堪海道尚烽烟。

【注释】

苍然:指山势高峻的样子。淮楚:泛指江淮一带,这里指长江以北地区。启:推开、打开。别筵:分别的酒宴。白昼:白天。青天:晴朗的天空。风雨:比喻战乱。登临日:登临时。英雄:指过去的英雄人物。海道:海上通道,指陆路。烽烟: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译文】

我与在京口的朋友们重游蒜山春波阁,

看到眼前苍翠的淮楚山脉,心情顿时激动无比。

重逢了久别的好友,又开启了一次别离的酒宴。

听到涛声如雷,仿佛白昼般响亮;

看到江上帆影飞过,如同落在了天空中。

惊心于风雨交加的天气,在登高之时,

回首过去那些英勇战斗的岁月。

回想当年十万大军歼灭敌人,

如今却只能在海上通道还见到战火。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与京口友人重游蒜山春波阁时所作。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人,尾联抒发感慨,全诗情景交融。

诗一开始便从“淮楚”二字入手,以浓重的笔墨描绘出一幅苍凉的山水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莽莽苍苍的淮楚之间,感受到作者那种既兴奋又感慨的情绪。接下来诗人用“胜侣重逢”四字概括了整首诗歌的主题,即对过去战友的缅怀和对未来的展望。而“启别筵”三字则表明了这次重逢并非偶然,而是有预谋、有目的的,为的是进一步加深彼此间的友谊。

颔联中的“过白昼”和“落青天”两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长江两岸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的渴望和对和平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大江帆影过白昼”,更让人联想到了历史上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颈联紧承上文,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远方的战场。他看到了风雨交加的景象,听到了涛声如雷般的轰鸣,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恐惧。然而,他也看到了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气概和不屈精神,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这种对英雄们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尾联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他曾在《金陵驿》中写道:“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这里的“旧苑荒台杨柳新”形容南京城的荒凉破败,而“菱歌清唱不胜春”则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如今他再次来到蒜山春波阁,不禁想起那些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的朋友和战友们,他们的离去让他感到无比悲痛和惋惜。而如今他只能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色和景物,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