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赤壁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注释翻译:
-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 这里指的是赤壁之战中曹操的百万大军被孙刘联军击败的壮观场面。东风在这里象征着胜利的因素之一,即天时地利的帮助。”当年此处定三分”表达了这场战役在历史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不仅决定了三国的格局,还预示着未来的历史走向。
-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 “汉家火德”暗指汉室的五行属性(火),而”烧贼”意味着最终将战胜敌人。”池上蛟龙竟得云”形容了周瑜等英雄人物如同蛟龙一样,在逆境中展翅高飞,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句诗赞美了英雄们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了赤壁之战的传奇色彩。
-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 “江水自流”描绘了长江水势浩荡、波澜壮阔的景象;”秋渺渺”则传达了秋天的宁静与辽阔。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既表现了长江的壮美,也寓意着岁月变迁和历史的沉淀。”渔灯犹照获纷纷”则展现了渔民们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映射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 诗人以自己的心境作比,表示自己不同于那些只知吹箫的文人雅士。”乌鹊寒声”暗示着寂静无声的夜晚,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性的场景。首联借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点明其对于三国鼎立格局的决定作用。颔联和颈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英雄人物在逆境中的奋斗和胜利的辉煌。尾联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投射,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描绘,传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