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千树橘,成都八百桑。
我来值凋丧,南山田已荒。
慷慨进言激,导君君未遑。
白日忽已中,夏绿殒其黄。
泉台不相随,大义凛若霜。
古言立孤难,赤手肩纲常。
【注】江陵:今湖北荆州;成都:今四川成都。
感旧:即《感旧诗》,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共八首。
江陵千树橘,成都八百桑。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为古代荆州州治。
橘:指柑橘。
成都:今属四川。
八百桑:指蜀郡(今四川成都、温江一带)盛产的黄桑。
我来值凋丧,南山田已荒。
我:指杜甫自己。
值:遭遇。
凋丧:衰败。
南:这里指南山(即终南山)。
田:指农田。
荒:荒芜。
慷慨进言激,导君未遑。
慷慨:意气激昂。
进言:向别人陈述意见。激:激励。
君:此处指君王。
暇:空闲,闲暇。
白日忽已中,夏绿殒其黄。
白日:太阳,喻指朝廷。
中:正午时分。
殒:落。
其:指示代词。
黄:黄色,喻指庄稼。
泉台不相随,大义凛若霜。
泉台:指墓地。
不相随:无法跟随,即不能随葬。
大义:指正义。
凛:形容严肃、严冷的样子。
若:如同。
霜:比喻正气凛然,不可屈服。
古言立孤难,赤手肩纲常。
古言:指古人的话。
立孤:抚养孤儿,扶持幼小无助者,指济人之道。
孤:孤儿,幼年丧父的孩子。
难:不容易,困难。
赤手:空着手,没有帮助。
肩纲常:肩负道德规范和传统礼仪。纲常:封建社会维护等级秩序的道德标准。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十年,杜甫流亡到湖南,又流落至夔州、梓州一带,生活困苦,心情悲愤。他怀着“国仇未报”的满腔热血来到江陵和成都,却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心中十分悲愤。此诗就是杜甫在江陵和成都所作,抒发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强烈不满,表现了诗人坚持正义、忧国忧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