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孤飞第四年,谁将愤泪达重泉。
莺花岁月供多病,冰雪襟怀只自怜。
丹穴未逢悲屡空,青毡犹在慕三迁。
清斋半偈消磨障,心在莲花绣佛前。

黄鹄孤飞第四年,谁将愤泪达重泉。

莺花岁月供多病,冰雪襟怀只自怜。

丹穴未逢悲屡空,青毡犹在慕三迁。

清斋半偈消磨障,心在莲花绣佛前。

注释:

  1. 黄鹄孤飞第四年:黄鹄(黄雀)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这里指诗人自己。“孤飞”表示孤独地飞翔。“第四年”表明诗人已经经历了四年的孤寂。
  2. 谁将愤泪达重泉:谁将(何人能够)愤慨的泪水带到重泉(地下),意指诗人无法向任何人诉说自己的悲伤和痛苦。
  3. 莺花岁月供多病,冰雪襟怀只自怜:莺花(春光明媚)的岁月却成了诗人多病的借口,而冰清玉洁的胸怀却只能让自己独自怜惜。这里的“莺花岁月”与“冰雪襟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4. 丹穴未逢悲屡空:丹穴(传说中藏有宝玉的地方)未被找到,使得诗人屡屡感到悲凉。
  5. 青毡犹在慕三迁:青毡(青色的毡子)尚在,但诗人却羡慕那些能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的人。这里的“慕三迁”表达了诗人对变化、进取的渴望。
  6. 清斋半偈消磨障:在清静的斋堂里,诗人用半部经书的偈语来消磨时间,消解心中的障碍。这里“清斋”指的是一个清净的环境,“半偈”则是指半部经书的内容。
  7. 心在莲花绣佛前:诗人的心就像一朵莲花一样纯洁,而在绣着佛像的画面前,他默默地祈祷、修行。这里的“莲花”和“绣佛前”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孤独、忧伤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黄鹄孤飞、莺花岁月、冰雪襟怀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中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以及对变化和进取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