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五月杨梅熟,高田下田梅雨足。
割尽黄云麦陇虚,参差出水秧针绿。
长养风来稻叶肥,家家乳燕拍帘飞。
沿村日暮缫车歇,少妇梳头换葛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诗歌,了解内容,然后逐项加以分析。本题中“田家词”是题目,下面依次对每一联诗句进行解释并附上赏析。
江南五月杨梅熟,高田下田梅雨足。“江南五月”,说明此时正值江南五、六月,江南的梅子已经成熟了(因为梅子成熟于春末夏初,而江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江南的梅子成熟时间要晚)。“杨梅熟”表明梅子已经成熟,但此时正是梅雨季,故“梅雨足”。高田和下田,指的是田间的不同部位,“高田”“下田”指地势高低不同的田,“足”字写出梅雨连绵不断,为农事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割尽黄云麦陇虚,参差出水秧针绿。“割尽黄云”,说明农民们忙于收割,连天空都被割得一片黄澄澄的,“麦陇虚”写出了收割后留下的空旷的麦垄。“参差出水秧针绿”,写出了水田里插满秧苗的景象,“参差”写出水田里稻苗生长得参差不齐,而“出水”则形象地描绘出水面上的浮萍。“秧针绿”写出秧苗嫩绿的颜色。
长养风来稻叶肥,家家乳燕拍帘飞。“长养”,意思是吹拂、助长,此处指风使稻叶变得又厚又壮;稻叶肥即指稻叶长得又厚又壮,“肥”字写出了稻叶的特点。“乳燕拍帘飞”描写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开始筑巢,在窗前飞翔,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沿村日暮缫车歇,少妇梳头换葛衣。“缫车歇”是指农家妇女停止缫丝工作了,因为天已傍晚,所以“日暮”;“梳头换葛衣”写出了农家女人们结束一天的劳作,开始准备晚饭。“换葛衣”写出了她们所穿的衣衫,“葛衣”写出了衣服的特征。
【答案】
江南五月(江南五月)杨梅熟(杨梅熟),梅雨充足(梅雨充足)。高田(高处的农田)、下田(低处的农田)(高田、下田),梅雨充足(梅雨充足)。
割尽黄云麦陇虚(收割后的麦田),参差出水秧针绿(水田里的秧苗)。长养风来稻叶肥(风使稻叶变得又厚又壮),家家乳燕拍帘飞(春天的景色)。
沿村(沿着村子)日暮缫车歇,少妇梳头换葛衣(农家女人们结束一天的劳作,开始准备晚饭)。缫车歇(缫车停止运转),少妇梳头换葛衣。(缫车停止运转),少妇梳头换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