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矣真无用,归欤敢遂初。
家风为政拙,举业读书疏。
文质从三变,荣枯集一虚。
君看揭揭者,岂是古之车。

【注释】

朝阳门:城门名。出朝阳门,即从朝阳门走出,指离开京城。次:停留。通州:在今北京市通州区。燕郊:地名。在河北省廊坊市。

归欤(wú):归去之意。敢遂初:不敢轻易开始做官。

家风:家世的作风。为政拙:做官不力。举业:科举考试。读书疏:学问不够精深。文质三变:文章风格变化多端。荣枯一虚:世事盛衰无常。揭揭者:指那些有名望但缺乏实际能力的人。古之车:古代的贤人。

【赏析】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前两联写自己对仕进的忧虑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后两联写自己的志向和感慨。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官场腐败的不满。

开头两句“老矣真无用,归欤敢遂初”,以反诘的语气,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老矣”句,是说年老了,没有什么用处;“归欤”句,则是说既然没有用处,就不如归去算了。这里,作者以反诘的方式表示了自己对仕进的厌倦。“老矣真无用”一句,是作者自叹年老,无所作为,所以感到无用。“归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消极情绪,他认为自己既然已经老朽,那就不必再去追求功名利禄,应该回到家乡去过一种清静的生活。这两句反映了作者的无奈和失望,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

接下来两句“家风为政拙,举业读书疏”,则是作者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家风”句,是说家族风气不佳,做官的能力不强,无法胜任重任。“举业”句,则是说科举考试的成绩不好,学问不够精深。这两联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担忧,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于他对自己能力和命运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现实的失望。

最后两句“文质从三变,荣枯集一虚”,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文质从三变”句,是说文章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从古至今都存在着这种变化。“荣枯集一虚”句,则是说世事的兴衰都由偶然因素所决定,无法预料。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认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腐败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尾联“君看揭揭者,岂是古之车”,则是作者对那些有名誉但缺乏实际能力的人进行讽刺。“揭揭者”一词,在这里是讽刺的意思,是指那些表面上很有名望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正才能的人。“古之车”则是用来比喻这些揭揭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只注重名声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人的鄙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和对世事无常的认识,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官场腐败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通过讽刺那些表面有名望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正才能的人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