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巷孙兄德有邻,炊藜饷我倍情亲。
夜长月落尖风紧,多少穷櫩忍饿人。
注释:邻居孙兄品德高尚,隔巷相望情意相连。孙兄送来藜草,让我倍感亲切和温馨。夜晚漫长月儿西落,尖厉的秋风更加紧切。有多少像我一样的贫者忍受饥饿煎熬。
赏析:诗人借咏菜糊涂表达了对邻居孙兄品质高尚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贫穷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感人,让人深感其人格魅力。
隔巷孙兄德有邻,炊藜饷我倍情亲。
夜长月落尖风紧,多少穷櫩忍饿人。
注释:邻居孙兄品德高尚,隔巷相望情意相连。孙兄送来藜草,让我倍感亲切和温馨。夜晚漫长月儿西落,尖厉的秋风更加紧切。有多少像我一样的贫者忍受饥饿煎熬。
赏析:诗人借咏菜糊涂表达了对邻居孙兄品质高尚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贫穷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感人,让人深感其人格魅力。
【注释】 矮纸:即小纸。曾题字数行:曾经在上面写过几行字。旁人:别人。怪我:认为我是怪人,怪僻的作风。语苍凉:说话很凄凉悲伤。湖山自是幽人福:湖山自然是隐逸之人的福气。漫与前贤并较量:随便和前代的贤人比一比,较量一下。 【译文】 一张小纸,上面写了一行字,别人怪我说话很凄凉悲伤;湖山本来是隐士们的福气,可以随便和他们比较一下。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写于诗人退居江州时。蒋文肃是宋代著名画家
托根端要傍瑶台 未必仙姿胜众材 祇为玉皇亲手种 大家推作百花魁 注释: 1. 托根端要傍瑶台:形容某人的根基深厚,仿佛生长在瑶台之上,暗示其出身高贵。 2. 未必仙姿胜众材:表示即使某人拥有超凡脱俗的姿色,也并不意味着他的其他才能或品质就一定胜过众人。 3. 祇为玉皇亲手种:意指某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某种事物的佼佼者,只是因为受到了玉皇大帝的特殊宠爱或照顾。 4. 大家推作百花魁
《观自在念诵仪轨经》其一赏析 世运滔滔,感不禁;偶然失脚,便浮沉。这是清代翁同和在《题唐人书十一面观自在念诵仪轨经·其一》中表达的感慨。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以及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世运滔滔”四字,形象地勾勒出时代的动荡不安和社会的混乱状态。而“感不禁”三个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诗人在感叹之余
注释: 1. 养心无药亦无方,动辄随缘静退藏。 2. 任尔邪风吹不去,蠲除芥子白檀香。 3.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4. 南无悉达多。愿大慈恩光垂加被,速得究竟清净解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观自在菩萨的指导下,通过修行和修炼,达到了一种深深的禅定境界。诗中充满了对修行者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注释】 沈石天:即沈周,字君用,号石田、白石翁,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花药盦:指画家文徵明的画室名。文徵明曾与沈周、唐寅、仇英等人以书画为伴,称“吴中四才子”。和尚:指文徵明。 【赏析】 这首诗是沈周为文徵明的花药盦所作。诗人对文徵明寄予厚望。诗的前两句赞颂其画法兼采南北宗派,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空灵清朗的境界。后两句则表明诗人认为文征明年高德劭,才华过人,不必拘泥于“白石翁”的评说
注释: 题家藏灵飞经真迹:指的是题家中收藏的《灵飞经》真迹,《灵飞经》是唐代的一部经典佛经。 狐鸣篝火眩妖符,巨石风刀事有无:用狐狸在篝火旁叫唤来迷惑妖怪,巨石被风割成锋利的刀状,这些比喻都是形容战争中的残酷和混乱。 敢遣过江衣褶在,烽烟澒洞满皇都:敢于派遣士兵渡过长江,因为战火已经烧遍了整个京城。这里的“敢遣”是指皇帝的决断,“过江”指的是渡江作战,“衣褶”指士兵们的衣服
释义: 经过二百年的岁月,有后人继承了渔山的画技和精神。 秋日的风带着清凉的雨水,这样的天气正是作画的好时节,但是谁能够理解挑灯夜战作画的情感呢? 注释: 1. 题吴渔山真迹二首之二:是诗人写给吴渔山的诗。 2. 二百年来有后生:指经过二百年的时间,有后来人能够继承渔山的画技和精神。 3. 庙堂拜疏乞归耕:指的是渔山曾因为对朝廷不满而上书请求回家种田。 4. 尖风凉雨秋如此
注释:画扇上有戴文节的题诗,越写越有力,越写越生动,当年妙语我曾听过。 可怜这十月江南的景色,一角残山分外青翠。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画扇上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诗中通过“愈涩愈生笔愈灵”等词语,描绘了画扇上诗作的独特魅力,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纸上挥斥方遒。而“可怜这十月江南的景色,一角残山分外青”,则将读者带入了美丽的江南水乡
【注释】 白玉:指《兰亭序》帖。杨献叔:唐代书法家杨凝式,人称“小王右军”。题:指为《兰亭序》书写跋尾或评语。其三:指杨凝式的《兰亭序》跋。碧玉清刚:形容书法笔意的挺拔劲健。《兰亭序》是行书,所以用"清刚"来比喻。肥:丰腴、丰厚。纤微:细小之处。别具谈碑口:另开新论,别有高论。顿觉承平老辈稀:忽然觉得盛世时已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跋诗,是说书法之妙
【注释】 劫:佛教语,指世界毁灭。回:旋转。佛:指佛法。护持:守护,保佑。时时:常常。看:瞧,望。慰輖(jié)饥:安慰饥饿。一:代词,指自己。掬(jū):用双手捧取,形容数量少或程度浅。寒酸(chán):贫寒,卑贱。泪:眼泪。竟:竟然。似:好像。河梁古别离: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今日复相离”句,意为今又分别。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妻子去世后,心情悲痛欲绝,但因妻子是贫家女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把握诗句大意,理解诗中思想情感,最后对诗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此题可从“咏菜糊涂”这一标题入手,由诗的内容可知,这是一首七绝。“一饭艰难世岂知,当年豆屑杂麸皮”,诗人回忆往昔艰难岁月,感叹世事之艰难;“孤儿有泪无从咽,不见耶娘吃粥时”,诗人感慨自己身世飘零,无依无靠。结合注解和注释可知
【注释】 再拜:拜礼,这里指下谢。麦一盂:一盂为古代盛食器,这里指一碗米饭。海州学舍斋厨味:即海州的学堂里食堂的菜味道。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菜糊涂”作画题名,意谓画中描绘的是菜糊涂,而并非真正的菜糊涂。从诗句内容看,画中所绘当是一幅描绘海州学舍斋厨的图画。诗人在画前下跪致谢,并惊叹道:“老来才识菜糊涂”,表达了自己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 诗的首句“再拜惊呼麦一盂”,意思是下跪致敬
注释: 空中无色,原空即指佛性,即心,指本心,本心是虚空的;妙具清凉,指佛性,即心,是清凉的。十种风,即十方风,佛性遍于十方,故称十方风。 领略白阳真意思,白阳山人画册中的白阳真意,是指佛性。马寒中,马指的是佛性,寒冷指的是烦恼。只有理解了佛性才能真正领会佛法的精深内涵,才能达到真正的觉悟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白阳山人画册”为题,通过对佛性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沧江一卧布衣尊,历历参旗近可扪。 手把犁锄长叹息,江南芳草已无根。 【注释】:沧江:泛指江河。沧,青色;江,大河。又,同“又”,再次。 布衣:平民的服装。也作布冠。 历历:分明、清楚的样子。 参旗:古代一种旗帜。 扪:触摸。 【赏析】:首句点明诗人在沧江上闲居的情景。沧江,指沧浪之水。沧浪是一条大河的名字,此句意谓自己闲居沧江,过着隐居的生活。第二句写诗人站在沧江岸边,遥望那苍劲挺拔
【注释】 东南学派:指清代的东南学派。四明尊:指吴又乐的名父之学在东南地区受到尊敬。古鼎龙文:指古代青铜器上的花纹和文字。未敢扪;不敢妄图触摸。春潮艇子到篱根:形容春天的江潮水涌,船儿驶向岸边的篱笆。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吴又乐的《种菜图册》而作的诗。吴又乐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以擅长绘画著称,尤其善长画花鸟竹石等小景,尤工于花卉竹石。其画多用淡墨勾勒,着色清雅淡远,意境高远
注释:补衲庵荒凉的小路旁,年年桂花发新芽。 阅读了三千卷书籍,别有农书教我种瓜。 赏析:《补衲庵》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诗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补衲庵的荒曲径斜,年年桂树发新芽的景象。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农业知识的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