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烟行古道,长剑伴孤征。
残月晓犹白,吟虫秋愈清。
气蒸知海日,潮起听江声。
欲向芳洲上,褰衣撷杜蘅。

【注释】:

大田驿晓行:大田驿,古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一年(752)春天,从浔阳(今江西九江)赴江陵途中,在大田驿附近的鄱阳湖边所作。

冲烟:烟雾弥漫。

长剑:指宝剑。

孤征:单薄的行程。

残月晓犹白:夜深时残月还挂在天空中,早晨仍显得洁白。

吟虫秋愈清:秋天的蟋蟀叫声越来越清晰。

气蒸知海日:热气蒸腾如同太阳升上大海一般。

潮起听江声:江水涨潮时发出的声音。

欲向芳洲上:想要去芳草繁茂的小洲上。

褰衣撷杜蘅:提起衣服去采摘杜衡花。杜蘅,香草名,即“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诗。诗中的“芳洲”,是指小洲,也就是小沙洲,泛指湖泊或江河中的小岛、沙洲之类。此诗写旅途所见所闻,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雅的山水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以“芳洲”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明快流畅。
首联写诗人在大田驿口的晨曦之中踏上了前往江宁的征途,“冲烟”二字写出了晨雾弥漫的景象,烘托了出行时的朦胧与神秘;“长剑伴孤征”则写出了行旅中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目的地的期盼。
颔联通过对比“残月晓犹白”与“吟虫秋愈清”两幅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感受。“残月”与“晓犹白”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而“吟虫”与“秋愈清”则是声音与感觉上的对比,两者相互映衬,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颈联“气蒸知海日,潮起听江声”更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这里的“海日”和“江声”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元素,更寓意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欲向芳洲上,褰衣撷杜蘅”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这里的“芳洲”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象征,代表着自由、宁静与美好。诗人渴望能够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停留下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逸。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