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阳非复旧衣冠,从此威仪失汉官。
壶峤居然成弱水,海天何计挽狂澜。
谁云名下无虚士,不信军中有一韩。
绝好湖山今已矣,故乡遥望泪阑干。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1268年(淳熙五年)所作。当时,陆游已经70多岁,但因金人南侵,他不得不从家乡山阴到夔州去上任,临行前作此诗以自警和激励自己。
全诗如下:
台阳非复旧衣冠,从此威仪失汉官。
壶峤居然成弱水,海天何计挽狂澜。
谁云名下无虚士,不信军中有一韩。
绝好湖山今已矣,故乡遥望泪阑干。
注释:
- 《吊台湾》: 此诗为陆游对台湾的哀悼之作。台湾在宋朝时被称为“台阳”,这里的“台阳”特指台湾。
- 威仪: 威武的仪表,这里指宋朝的威严和风采。
- 壶峤: 指的是台湾岛上的山峰,形容其险峻如壶,又如弱水,形容其地势险要。
- 弱水: 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河,传说中只有仙人才能渡过。这里用来形容台湾的险恶地势,表示无法轻易征服。
- 名: 名声,这里是说陆游并没有因为名声而轻视他人,而是真心待人。
- 虚士: 虚有其表的人,这里是指那些表面看似有才华但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的人。
- 军中: 军队中,这里指陆游所在的军队。
- 绝好: 非常美丽、壮观的景象。
- 阑干: 栏杆,用来支撑建筑物,使人们可以倚靠或观望。这里用来形容思念之情难以抑制。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在面对国家危机和个人境遇变化时的感怀之作。他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台湾的历史地位和现实状况,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陆游作为一个忠诚爱国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