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禾黍好,谷贱愁熟荒。
两税半折色,无物充官粮。
薄田十数亩,妇子终岁忙。
衣裳苦不早,野外饶风霜。
昨夜府帖下,新设常平仓。
谁无久远计,饥寒实未遑。
人言太平世,耕凿两相忘。
但愿长无扰,恩膏非所望。

诗句解析:

  1. “今年禾黍好,谷贱愁熟荒。” - 此句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欣慰,但同时因谷价低廉,担心收获后难以卖出,导致荒废。
  2. “两税半折色,无物充官粮。” - 描述了税收政策的变化,虽然降低了税率,但农民缺乏足够的物资来支付政府规定的粮食。
  3. “薄田十数亩,妇子终岁忙。” - 这句描绘了农民拥有的土地不多,但为了生计,全家全年都在忙碌之中。
  4. “衣裳苦不早,野外饶风霜。” - 反映了农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早早地开始劳作,并且常常在恶劣的天气中工作。
  5. “昨夜府帖下,新设常平仓。” - 指政府发布了一项新的政策或措施,即建立常平仓以缓解农民的困难。
  6. “谁无久远计,饥寒实未遑。” - 表明尽管有人考虑更长远的计划,但目前他们的首要问题是饥饿和寒冷。
  7. “人言太平世,耕凿两相忘。” - 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认为现在是和平的时代,人们应该忘记耕作和开矿等劳动活动。
  8. “但愿长无扰,恩膏非所望。”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政府持续关注和帮助的期望,希望政府能长期提供支持,而不是仅仅因为某种利益而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

译文:

今年谷穗好,谷贱担忧收割;
税轻难换钱,家中妇儿忙不停;
薄田仅十余亩,四季劳碌无闲时;
衣单日已早,野外霜雪冷如刀;
府帖新令下,常平仓助解燃眉之急;
有志者自筹谋,饥寒面前何曾休;
世人言太平,忘却耕耘岁月;
唯愿少打扰,恩泽润泽人心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丰收季节的辛勤工作与面对的困境,以及政府的新政策来反映社会对农业劳动者的关注和支持。诗中的农民形象展现了他们在物质匮乏和自然环境恶劣条件下仍努力维持生活的坚韧。诗末表达了对持续关怀的期盼,以及对政府可能忽视农务劳动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农业和农民的重视程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