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造物真好奇,雕镌万象成险巇。江郎山高千丈顶,有石三片如穹碑。
我欲问山灵,立此将何为?得非上有太古字,用纪天开地辟图书未启之文辞。
置之禹迹不到处,万古不令人见之。巨灵赑屃鬼斧削,古苔班驳苍藤垂。
盘盘松桂隐蒙密,山坳小构江郎祠。三君兄弟并年少,雍容被服仙官仪。
前行便入九闽路,秋山不断天风吹。

我们将诗句进行拆解并分析:

  1. 江郎三片石
  • “江郎”指的是江郎山,“三片石”则是指江郎山的三座奇石。
  1. 伟哉造物真好奇
  • “伟哉”表示赞美,“造物”指自然或天地,“真好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
  1. 雕镌万象成险巇
  • “雕镌”即雕刻,“万象”指世间万物,“险巇”意为危险或复杂。这里描述了江郎山上的石头被雕刻成各种形态,形成了险峻的景观。
  1. 我欲问山灵,立此将何为?
  • “我欲问山灵”表达了诗人对于江郎山的好奇和向往,“立此将何为?”则是在思考这座山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1. 得非上有太古字,用纪天开地辟图书未启之文辞。
  • “得非”表示推测或假设,“太古字”指古老的汉字或图腾,“用纪天开地辟图书未启之文辞”则是在想象这些古老的文字记录了关于天地开辟和图书未开启的秘密。
  1. 置之禹迹不到处,万古不令人见之。
  • “禹迹”指大禹治水后留下的遗迹,“不到处”表示难以找到,“万古不令人见之”则意味着这些遗迹永远也不会被人发现。
  1. 巨灵赑屃鬼斧削,古苔班驳苍藤垂。
  • “巨灵赑屃”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鬼斧削”形容其造型奇特,仿佛是经过鬼神之手雕刻而成。“古苔班驳苍藤垂”则描绘了这些石头上的青苔斑驳、藤蔓下垂的景象。
  1. 盘盘松桂隐蒙密,山坳小构江郎祠。
  • “盘盘”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松桂”指松树和桂花,“隐蒙密”表示它们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山坳小构江郎祠”则提到了在山坳处有一个小小的江郎祠堂。
  1. 三君兄弟并年少,雍容被服仙官仪。
  • “三君兄弟”指的是江郎山中的三位兄弟,“年少”表示它们还很年轻,“雍容被服”形容它们的神态庄重而华丽,“仙官仪”则暗示它们可能是仙境中的神仙使者。
  1. 前行便入九闽路,秋山不断天风吹。
  • “九闽路”指的是通往九闽的道路,“秋山”表示这是在秋季,“天风吹”则描绘了秋天凉爽的风。

接下来是对每句诗句的赏析:

  1. 这首诗描绘了江郎山三座巨石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叹。
  2. 诗中提到的“太古字”和“图书未启之文辞”暗示了江郎山可能是古代文明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通过对江郎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4. 诗中提到的“禹迹”和“太古字”等词汇,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5.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雄伟的山峰也有神秘的古迹,还有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6. 通过对江郎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叹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
  7. 诗中提到的“鬼斧削”和“古苔班驳苍藤垂”等词汇,展现了江郎山独特的地貌特征和自然环境。
  8. 诗中的“松桂隐蒙密”和“江郎祠”等词汇,描绘了江郎山的植被和建筑风貌,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9. 诗中的“三君兄弟并年少”和“雍容被服仙官仪”等词汇,赋予了江郎山以人的属性和形象,使其更加生动而有趣。
  10. 最后一句“秋山不断天风吹”则描绘了江郎山周围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