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花四照云生壁,玉版笺凝冰雪色。一粒丹砂九转成,抽毫直接神仙迹。
宣和题字何足疑,世有识者当心知。且喜神物在人世,得公妙笔能传之。
想公下笔时,不知笔在手。临池恍惚灵境开,中有洞天名小有。
紫微南岳坐琼台,列侍蓉冠鸣佩玖。金环约臂两青童,采采琪花斟玉酒。
忽然墨雨飞空来,元气荡胸风入肘。方圆自我结构遗,不系若惊神独守。
此书后出千余年,遂与《黄素》争后先。前辈见之应避席,世间石本空雕镌。
我生愿作主书史,炼骨未成将老矣。可得从公乞数行,往问山中许道士。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杨循吉的作品《书黄庭内景经卷后》。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墨花四照云生壁,玉版笺凝冰雪色。一粒丹砂九转成,抽毫直接神仙迹。
  • 墨花四照:比喻书法中的墨色如花般绽放,四射光芒照耀墙壁。
  • 玉版笺:指用玉石制成的纸张,质地细腻洁白,如同冰雪一般透明。
  • 一粒丹砂九转成:比喻书法中墨色的深浅变化,如同一颗丹砂经过九次炼制而成。
  • 抽毫直接神仙迹:形容书法线条流畅,如同神仙的足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1. 宣和题字何足疑,世有识者当心知。且喜神物在人世,得公妙笔能传之。
  • 宣和题字:指北宋宣和年间的书法作品,当时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
  • 世有识者当心知:意思是世上有见识的人一定会了解这些书法的价值。
  • 且喜神物在人世:表示庆幸世间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能够将神物般的书法传承下来。
  • 得公妙笔能传之:意思是能够得到您这样的书法家的精湛技艺,将您的神韵传扬出去。
  1. 想公下笔时,不知笔在手。临池恍惚灵境开,中有洞天名小有。
  • 想公下笔时:想象您在下笔时的情景,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境界。
  • 临池恍惚灵境开:形容书法创作时的意境,仿佛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 中有洞天名小有:暗示这个神秘的境界就是所谓的“小有洞天”,即一个充满智慧与美好的世界。
  1. 紫微南岳坐琼台,列侍蓉冠鸣佩玖。金环约臂两青童,采采琪花斟玉酒。
  • 紫微南岳:指的是紫微星所在的南方星座,象征着权威和高贵。
  • 琼台:指瑶台,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列侍蓉冠鸣佩玖:形容侍女们头戴芙蓉花饰帽,佩戴着美玉佩饰,显得端庄优雅。
  • 金环约臂两青童:形容侍女们的手腕上佩戴着金色的手镯,手腕上的两个青童代表着年轻和生机。
  • 采采琪花斟玉酒:形容侍女们手中的琪花代表着美好的事物,而玉酒则代表着尊贵的地位。
  1. 忽然墨雨飞空来,元气荡胸风入肘。方圆自我结构遗,不系若惊神独守。
  • 忽然墨雨飞空来:形容书法作品中墨色如雨点般飞溅而来。
  • 元气荡胸风入肘:形容书法作品中的墨色如同春风般拂过胸膛,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方圆自我结构遗:形容书法作品中的线条如同方圆形状的自我结构,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
  • 不系若惊神独守:形容书法作品中的神韵如同惊鸿一瞥般独特而迷人。
  1. 此卷后出千余年,遂与《黄素》争后先。前辈见之应避席,世间石本空雕镌。
  • 此卷后出千余年:指这幅书法作品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 遂与《黄素》争后先:形容这幅作品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仅次于《黄庭经》,与《黄素》并列为经典之作。
  • 前辈见之应避席:形容前辈们见到这幅作品时应该恭敬地退避三舍,以示尊敬。
  • 世间石本空雕镌:比喻世间的艺术品原本都是空灵而未被雕琢的,只有通过书法家的精心创作才能展现出真正的美感。
  1. 我生愿作主书史,炼骨未成将老矣。可得从公乞数行,往问山中许道士。
  • 我生愿作主书史:表达了作者一生的志向,即以书法为主导,书写历史。
  • 炼骨未成将老矣:意思是自己的书法技艺尚未成熟,尚需努力修炼,待到老年方能有所成就。
  • 可得从公乞数行:希望能够请求大师赐教,获得几行书法的指点。
  • 往问山中许道士:指询问山中隐居的道士,希望得到他对于书法的见解和教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