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冯人技易穷,方知万事属天公。
兴亡满眼归辽鹤,得失无心老塞翁。
牙轴尚存供炳烛,玉台重整试飞蓬。
书生枉下昭陵泪,尘土何曾浣太空。

【注释】

冯人:指山神,山鬼。

辽鹤:指辽朝的遗臣,即金朝时为官的汉人。

玉台:指唐玄宗的玉真公主在长安筑台以居,这里代指公主。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于宣和六年(公元1123年)秋,从江州(今江西九江)返回临川(今江西抚州)途中所作,寄给好友李之仪。

首联两句说,山林隐者技艺虽高超,但终难逃天公的安排,万事皆属天公,不可强求。“方知”二字点出“万事属天公”这一主题。

颔联两句说,看吧,那辽国亡国的遗臣如今都归顺了大宋,他们与失而复得之物相比,已毫不在意,所以得失无心,老翁也无所谓;那塞北之人,虽已白发苍苍,但他却仍像从前一样,牙轴尚存,可以照明;玉台重整,也可以试飞蓬。此乃化用杜甫《洗兵马》一诗:“安得壮士挽龙舟,锦帆未落干波浮。”句意。

颈联两句说,当年书生为昭陵流泪,今日又为昭陵泪洗尘土。“枉下昭陵泪”是说自己为昭陵流泪,可昭陵又有何罪呢!“尘土何曾浣太空”则是说,这尘土又有何用处呢!

你看啊,那些读书人枉自伤心流泪,又怎能洗净自己心中的污秽呢?“何曾”二字表明诗人对世俗的鄙弃之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鄙视和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