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衣初解暑方残,夜罢温经辄倚栏。
松月已斜犹满户,海云自落不归山。
修翎本志樊笼外,冗土无功笔砚间。
览镜久知非食肉,独怜尘土尚朱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秋夜和方植之丈》。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葛衣初解暑方残,夜罢温经辄倚栏。

  • 注释: 葛衣(即葛布衣服)刚刚解开,暑热才刚消退一点,夜晚读完经书后,便倚靠在栏杆上。

松月已斜犹满户,海云自落不归山。

  • 注释: 松树的影子倾斜在窗前,月光洒满整个房屋,海中的云彩自行落下,却不回到山上。

修翎本志樊笼外,冗土无功笔砚间。

  • 注释: 我们原本追求的是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地之外,而如今却困于尘世的琐碎事务,笔砚之间。

览镜久知非食肉,独怜尘土尚朱颜。

  • 注释: 经常照镜子,长久以来我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吃肉,但我依然怜爱那因尘土而显得红润的容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方植之在秋夜里一起赏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于世俗束缚的无奈和不满。诗中的“葛衣”、“松月”、“海云”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秋夜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最后两句则通过对自己外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