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草烧残事可怜,谁令尸谏昧当年。
欲凭一疏除群蔽,空抱孤忠入九泉。
神室有灵惊白昼,史家何据纪青编。
广平不独风微叹,从古生儿几象贤。
【注释】
遗草烧残事可怜:指魏文帝曹丕因司马懿的“陈肉”之谏,而杀父立子,致使曹睿(即曹丕)被废为山阳王。
谁令尸谏昧当年:指司马师为了篡夺曹魏政权,杀了曹爽兄弟,并逼死了高贵乡公曹髦和齐王曹芳。
欲凭一疏除群弊:想借助一份奏疏除去奸邪。
孤忠入九泉:忠臣死后化为鬼怪,在九泉之下显灵。
神室有灵惊白昼:指汉昭帝时,霍光辅政,封禅泰山;汉武帝时期,桑弘羊任大司农,曾向武帝献计,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家,以增加收入,武帝为此举行过封禅大典。
史家何据纪青编:指司马迁作《史记》时,没有根据《尚书》、《春秋》的记载,而是以自己的见闻、采访所得来写历史。
广平不独风微叹:指东汉末年张衡作的《二京赋》,借对两汉政治得失的评价,表达他的政治理想。
从古生儿几象贤:指历史上许多圣贤都是生儿如贤者。
【赏析】
此诗为咏史怀古诗。首联写曹丕听信谗言杀掉曹真的事,慨叹自己不能像魏武曹操那样明察是非、诛戮奸佞。颔联用“一疏”“孤忠”等典故表明诗人欲扫除朝廷中的奸恶势力,但事与愿违,反而落得个身死九泉的下场。颈联写汉代两位重要人物霍光和司马迁,他们虽位高权重,却都未忘本分,忠于职守,为国家做出贡献。尾联则通过“广平”“生儿”等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辈出的赞美之情。全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渴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