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唐宫例赐衣,人间节物奈全非。
夙忘宠辱空诸有,老阅寒炎审所依。
耕钓分难初服遂,章缝幸未素心违。
听钟犹共趋长乐,但觉晨星取次稀。

【注释】

①唐宫例赐衣:指唐代帝王在天中节赐给百官的衣服。

②人间节物:指世间的节日物品。

③空诸有:空,没有;空诸有,指无所牵挂。

④寒炎:寒冷与炎热。

⑤耕钓分难:耕田、钓鱼是农民的本分,分难,即分内的事。

⑥章缝:缝纫。

⑦素心违:指不因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本色(指本性)。

⑧长乐:皇宫名。

⑨晨星取次稀:早晨的星星稀疏,比喻稀少。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年七十余岁。天中节赐纱卷是唐宫中的一种制度。天中节是皇帝的生日,赐衣是皇帝对臣属的一种恩典,也是对臣属的一种考验。诗人对此表示了淡然的态度。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对这一制度的淡泊之心,中间六句写诗人对这一制度的理解,最后二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这种制度的无奈。

开头两句说,五天一过,唐宫就会赐给百官衣服,但世人看到的却都是世俗的东西,这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这里“人间节物”和“奈全非”两字,表达了诗人看穿世事的超然态度。

中间四句进一步说明诗人的看法。他早就忘掉了富贵荣华所带来的种种诱惑,也早已看破名利场中的是非得失。他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有高尚的品格。

后两句写诗人对这种赐衣制度的理解。耕田和垂钓是百姓的本分,这是他们应该干的;而做官的人就不应该干这些事。因此,当官员们接受了这种赏赐之后,就会因此而感到羞愧,而不敢再去做这些本分的事情了。

最后二句写诗人对这种赐衣制度的无奈。虽然皇帝赐下了这样的衣物,但朝中大臣们的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掩饰自己贪欲的幌子罢了。于是,他们便可以堂而皇之地穿上它,然后去接受皇帝的赏赐。

此诗写得平淡自然,毫无矫情造作之嫌,读来使人感到亲切有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