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功石侧低徊久,谁见听钟独往时。
翰墨于公本馀事,风波当日正孤危。
啸声隔岭如相应,心学逢源了不疑。
曾是两贤枝策地,残生鹿洞可重窥?
诗句:纪功石侧低徊久,谁见听钟独往时。
译文:在纪功石边徘徊良久,谁能见到独自前往的听钟之人?
关键词解释与赏析:
- 纪功石:一种象征性的纪念石碑,常被用于记录重要事件或人物的贡献。
- 低徊久:长时间地徘徊、沉思,形容人对某种情感或经历的深深留恋和思索。
- 听钟独往时:独自一人前往聆听钟声,象征着孤独或寻求内心宁静的行为。
- 翰墨于公本馀事:翰墨代表文采或学问,于公表示尊重或服务之意,馀事指其他事务,整体意味着文才能服务于公共事业之余,仍有个人追求。
- 风波当日正孤危:当时正值风波或困难时期,表达了作者面对逆境时的孤立无援之感。
- 心学逢源了不疑:心学指的是哲学思想,逢源则意味着理解透彻,不疑则表示信念坚定。整个表述强调了对于真理和信念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
- 曾是两贤枝策地:曾经是两位贤者施展才华的地方,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 残生鹿洞可重窥:残生可能指晚年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鹿洞可能指的是古代学者的隐居之地,重新拜访鹿洞意味着对过去学术生活的怀念或致敬。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个人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比和对照,诗人表达了对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感的反思,也反映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