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犯岚瘴,病足诚非宜。
赖有浩然气,流布弥四肢。
茫茫九州域,民物畴纲维?
筋脉坐弛散,盭肿疾不治。
南来历诸岛,闻见初无奇。
一牧跨海立,万群随鞭棰。
岂惟恃威劫,欲恶审所施。
不见所置吏,方言习侏𠌯。
劝农与行水,一一躬亲之。
密网习亦忘,市贩麇至斯。
遂挈山海榷,永为外府资。
有人此有土,敢以告国医。

【注释】

晓行犯岚瘴:早晨在行进中,遇到瘴气。犯:触犯;岚瘴:山岚瘴气。

赖有浩然气,流布弥四肢:依靠正气充盈,它流遍了全身。浩然气:指正气。

茫茫九州域:辽阔的国土。九州:古代称中国为“九州”。域:地域、领域。

民物畴纲维:百姓事物都处于混乱状态。民物:指人民和万物。畴:通“愁”,忧虑、困扰。

筋脉坐弛散:筋骨肌肉都处于松懈、松弛的状态。坐:静止不动。弛散:松散、松弛。

盭肿疾不治:肿胀的疾病无法治疗。盭:通“瘤”,肿瘤。肿,病名,指因气血瘀阻引起的肢体浮肿、胀满等病症。

南来历诸岛:南方经过各海岛。历诸岛:经过各个海岛。

闻见初无奇:听说见闻最初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闻见:听闻和看见。

一牧跨海立:一位牧人骑着马横跨大海。

万群随鞭棰:成千上万的人追随牧人的马鞭。

岂惟恃威劫:岂止是凭仗威力来胁迫?恃:依仗;劫:胁迫。

欲恶审所施:欲望和厌恶要谨慎地加以运用。审:仔细地。

不见所置吏:看不到被设置官吏的地方。所置:所设置。

方言习侏𠌯:各地方言已经习惯了像侏儒一样的小人。方言:方言土语。方言习,即方言惯,习惯于。侏𠌯:指身材矮小之人,这里泛指地方上的官员。

劝农与行水:劝勉农作和治理河流。劝农:劝勉农业劳动。农,农业劳作或农民。

一一躬亲之:一一亲自处理。躬亲:亲自、亲身。之: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等,指上述内容。

密网习亦忘:严密的渔网也忘了去捕鱼。密网:指张得很紧的渔网。习:习惯、熟练。亦忘,忘记了。

市贩麇至斯:集市上贩卖麋鹿的商人来了。市贩:指市场里的买卖。麇:通“麇”,指麋鹿。

遂挈山海榷:于是携带着山海的税收。挈:携带、带领。山海榷:山海关和南海的税赋。榷,指征收关税。

永为外府资:永远作为国库的收入来源之一。外府:指朝廷的外廷官署。资:资源、财富来源。

有人此有土:有人就拥有土地。有人:指君主或统治阶级,在这里指的是统治阶级。

敢以告国医:竟然把这种状况告诉给国家医生。国医:指国家的医师,也泛指国家官员。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春,诗人自京赴福建任汀州府同知时所作。当时他刚由京城出发,途经闽省万隆,写下了这一首反映闽省一带山川地理及民生疾苦的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联:“晓行犯岚瘴”、“赖有浩然气,流布弥四肢”、“茫茫九州域”。前两联为第一联,后两联为第二、三联。第一联写诗人在旅途中遭遇山岚瘴气,身体不适,但依靠浩然正气驱除邪气,使自己的正气遍布周身。第二联写诗人看到闽省境内广大的土地和人民遭受到种种不幸的境况,心中十分忧愤,并决心要为百姓解除痛苦。第三联写诗人来到闽省之后,看到许多地方官员只知道搜刮钱财,根本不关心百姓疾苦,甚至对那些贪官污吏采取了严厉的态度。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闽省境内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