㘃架羁史丹,梭罗絷巡栏。
人方利鹊蚌,乃自斗触蛮。
刘宋已通贡,明初备藩翰。
一从西风竞,跧伏山谷间。
有如豢鹿豕,糈厚居斯安。
腰刀张盖出,所见多王官。
远谋宁尔责,蠢蠢何心肝?
天运有平陂,骋望终漫漫。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㘃架羁史丹,梭罗絷巡栏。人方利鹊蚌,乃自斗触蛮。刘宋已通贡,明初备藩翰。一从西风竞,跧伏山谷间。有如豢鹿豕,糈厚居斯安。腰刀张盖出,所见多王官。远谋宁尔责,蠢蠢何心肝?天运有平陂,骋望终漫漫。
注释:
㘃架(jiào):指爪哇国名,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梭罗(suō luó):古代的一种刑具,用绳索将囚犯的四肢捆绑在一起。
利:利用。
乃:于是。
自:自然。
跧伏(huī fú):隐伏。
豢(huàn)鹿豕(shǐ):喂养的家猪、野猪之类。比喻驯顺的臣仆。
糈(xǔ):祭祀时用的精米或谷物,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以……”。
张盖:展开车盖,形容出行时威武的样子。
王官:朝廷中的官员。
宁尔责:难道你们有责任吗?
天运:天命、天意。
骋(chěng)望:远望。
平陂(péi ):平地和山坡。
漫漫:长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回忆在爪哇游玩的经历,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担忧。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㘃架羁史丹,梭罗絷巡栏。”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爪哇国名的来历,用绳索将人们捆绑起来如同猎鹰捕兔一般。这里的“㘃架”是指爪哇国名的由来,而“梭罗”则是形容用绳索将人们捆绑起来的情形。这两句诗既形象地描绘了爪哇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又巧妙地暗示了爪哇国的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方式。
颔联“人方利鹊蚌,乃自斗触蛮。”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爪哇国的人民善于利用自然资源,而当地的统治者却喜欢与邻国争斗。这里的“人方利鹊蚌”是指爪哇国的人民善于利用自然资源,而“乃自斗触蛮”则是说当地的统治者喜欢与邻国争斗。这两句诗既揭示了爪哇国的人民智慧和勇气,又反映了当地统治者的贪婪和短视。
颈联“刘宋已通贡,明初备藩翰。”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宋朝以来,爪哇国就与我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到了明朝时期更是成为了我国的藩属国。这里的“刘宋已通贡”是指宋朝时期,爪哇国就已经与我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而“明初备藩翰”则是说明朝时期,爪哇国更是成为了我国的藩属国。这两句诗既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又反映了当时我国与爪哇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尾联“一从西风竞,跧伏山谷间。”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明朝以来,我国就开始衰落了,现在只能在山谷中隐蔽自己。这里的“西风竞”是指清朝时期,我国开始衰落,而“跧伏山谷间”则是说现在的我国只能在山谷中隐蔽自己。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又反映了当时我国所面临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爪哇国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我国局势的担忧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