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海南逢岁朝,鼓钲爆竹声通宵。昨夕村沽集昆仲,雨止卧听风潇潇。
家居两纪尊行尽,病足无诣非宣骄。高舂始兴诧晴旭,亭午晻曀旋调刁。
亲朋相过例吉语,天运如此吾何徼?畏寒怀土积成癖,幸免冒冻趋大朝。
却怜吾髯十年长,耄及苦说今管萧。上林全树讵汝借,捉置矧更朋鸾枭。
慈仁寺前列坐处,卅载追忆真春韶。
似闻双松历劫在,吾道硕果宁终消?仲行之官叔不出,且共谈易听水之山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元日视两弟》。

译文:
去年在海南过新年,通宵鼓声和爆竹声震耳欲聋。昨晚村中酒肆,兄弟几人欢聚一堂,雨停后卧听风声萧瑟。
我家居已十年,父亲大人已经仙逝,病脚行走不便,无法前往京城朝拜先人。高舂才刚开始,晴光明媚,中午时分却阴云密布,天气变化无常。
亲朋好友来探望,都祝愿我身体健康,长寿无疆。面对天时人事,我又能有什么奢望呢?
我担心寒冷,怀念故乡,这种情绪已经累积了很长时间,因此没有去朝廷上班。
但我又怜惜自己胡须长得很粗,已经到了老年,现在还能说上什么话呢?上林全树难道能借用吗?即使能借到,又有谁能和我比肩呢?
慈仁寺是我过去经常来的一个地方,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那里坐着读书。
好像听说那些双松经历了许多劫难依然挺立在那里,但我自己的道路却未必能够长久。仲行的弟弟还没有出来做官,我们还是一起谈论一下易经中的卦象吧。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公元108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元日时写的,当时他正居住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轼在这首诗中回忆了过去的新年庆祝活动,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反思和感慨。

首句“去年海南逢岁朝”描述了他在海南过年的情景。这里的“岁朝”是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春节。而“海南”则是指他当时的居住地,位于今天的海南省。

第二句“鼓钲爆竹声通宵”描绘了当时除夕之夜热闹的氛围。爆竹声声,象征着辞旧迎新,家家户户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

第三句“昨夕村沽集昆仲”,则转入了他与弟弟们相聚的场景。这里的“昨夕”指的是前一天的夜晚,他们聚集在村中的酒馆里,共度佳节。

接下来的“雨止卧听风潇潇”则转入了室内的情景。雨停了之后,他们躺在床上听着外面风声潇潇,可能是在感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

接下来两句表达了他对家中长辈的思念之情。“家居两纪尊行尽”意味着他已经在家中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而他的父母都已经仙逝。“病足无诣非宣骄”则表达了他对疾病困扰自己的无奈。

诗人转向了自然景观的描述。“高舂始兴诧晴旭”描绘了高春季节的景色,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而“亭午晻曀旋调刁”则表现了中午时分天气的变化无常,时而晴朗时而阴暗。

诗人转向了友情的描述。“亲朋相过例吉语”表达了他与亲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以及他们对彼此的祝福与关心。“天运如此吾何徼”则表达了他对命运的看法,认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畏寒怀土积成癖”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寒冷环境的担忧。“幸免冒冻趋大朝”则表达了他虽然未能前往朝廷,但并未因此而感到遗憾。

最后两句则是他对自己的未来展望。“却怜吾髯十年长,耄及苦说今管萧”则表达了他对胡须的增长感到欣慰,同时对年纪大了而说话变得困难表示了担忧。而“上林全树讵汝借,捉置矧更朋鸾枭”则表达了他对树木生长的美好愿望,希望它们能够茂盛成长,成为人们的朋友和伴侣。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经历和未来的感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