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安可常?适然成主宾。坐君绿阴中,疑与涧壑邻。
秋花断人肠,忍死经冬春。僧房歘觏止,乃为隔世人。
谂君亦避兵,徙宅城南新。顾念亭子上,槐龙谁与驯?
轩棂与墙藩,位置尽手亲。故知皆幻缘,有图存一尘。
邂逅吾且恋,矧君永昏晨。观颐重所养,大患正有身。
祁诗审晚年,味之如饮醇。咸同贞元际,缅想馀悲辛。
叙图将归君,展读还频频。

【注释】

园林安可常,适然成主宾。坐君绿阴中,疑与涧壑邻。

秋天的菊花凋零,使人伤心肠断,忍心度过寒冬到春天。僧房忽而遇到主人,才知是隔世人。

想你也曾躲避战乱,迁居城南新建的宅子,但看到亭子的上檐,又想起那槐树龙蟠。

轩棂和墙藩,位置都很亲昵。知道这都是虚幻的缘分,只留一尘图影。

邂逅吾且恋,矧君永昏晨。观颐重所养,大患正有身。

祁诗审晚年,味之如饮醇。咸同贞元际,缅想馀悲辛。

叙图将归君,展读还频频。

【赏析】

此诗为友人何润夫在祁文端的园圃作画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眷恋之情。

首联“园林安可长?适然成主宾”,诗人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意。他担心朋友的园圃虽然美好,却终难长久,因为战争的缘故已经让这里变得支离破碎了。这种担忧既是对朋友的关怀,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颔联“秋花断人肠,忍死经冬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秋花和冬春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感受。他看到了秋花的凋零和冬春的到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自己的痛苦。这种感受使得他更加珍惜和平安宁的生活。

颈联“僧房忽见止,乃为隔世人”则通过僧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僧人在自己园圃中的住所里,忽然遇到了自己的朋友,于是便知道他是一位被战争阻隔的人。这种想象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战争带来的影响的思考。

尾联“念君亦避兵,徙宅城南新”则通过叙述朋友的经历,表达了对他的关心。诗人得知朋友也因为战争的缘故而不得不搬家,于是便想到他的新家就在城南。这种叙述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反映了他对战争的关注。

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描绘朋友的园圃和自己的园圃,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思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僧人和自己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战争的关注。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明了,又富有感情色彩,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