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徒落尘网,见水如放归。
闽江划双流,君我各一涯。
烟波老忍割,来与风埃期?
通河源玉泉,放闸清沦漪。
秋泛昔有图,况及初夏时。
葭菼雨新沐,船过凫群飞。
依稀家江景,所欠青山围。
乞君为我图,逝将寻旧矶。
鸥鹭正责诺,素衣幸未缁。

【赏析】

本篇是诗人在福州通济门泛舟时所写。

“畏庐招泛通河,钓徒落尘网,见水如放归。”起二句点明泛舟的地点和心情。“畏庐”指福州的通济门;“招泛”即请人泛舟。这一句写诗人邀请同游者泛舟通济门。“钓徒”,渔夫。“尘网”代指名利场。这一句写出了渔夫被名利场束缚而感到厌倦的心情。他看到水面波平浪静,好像鱼儿得到了自由,就象自己摆脱了名利场的束缚一样。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表现了诗人与渔夫不同的心态。

“闽江划双流,君我各一涯。”这两句描绘出诗人与同游者的行踪。诗人泛舟至闽江两岸,看见对岸的人正在泛舟。“君我”是指诗人和同游者。“涯”,边际、边缘,这里指两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们从这边过来,我也从那边过去,我们分别在两岸。这句诗既照应前文,又自然引出下面的句子。

“烟波老忍割,来与风埃期?”这两句是写诗人与同游者的行舟相遇时的情景。“烟波”指烟波浩渺的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这里相遇,就像久别重逢一样。这两句既是实写,也含有象征意义,暗示了二人的友情深厚。

“通河源玉泉,放闸清沦漪。”这两句是写船到通济门后的情景。“玉泉”,即福州西湖的别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船到了通济门,可以从这里乘船进入西湖,欣赏那里的美景。“清沦漪”是指湖面清澈平静。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暗喻,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

“秋泛昔有图,况及初夏时。”这两句是回顾过去泛舟的情况。“秋泛”是指秋天泛舟。“初夏时”指初夏时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以前我曾经泛舟秋日去游览西湖,现在又来到初夏天气,正好赶上好时光。这两句既是回忆,又表示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对时间的珍惜。

“葭菼雨新沐,船过凫群飞。”这两句是写诗人与同游者泛舟时的所见所闻。“葭菼”是芦苇一类的水生植物,用来形容水边景色。“凫”,野鸭一类的水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刚刚洗过澡的芦苇和水边的菖蒲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新可爱,一群野鸭在船经过的时候飞起来,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这两句是对前面景物描写的进一步补充,使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依稀家江景,所欠青山围。”这两句是写诗人与同游者泛舟时的所见所感。“家江”即福州的闽江,“青山围”指青山环绕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眼前的景象已经很熟悉了,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所欠”就是缺少的意思。这两句既是实写,也含蓄地表达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乞君为我图,逝将寻旧矶。”这两句是诗人向同游者求画的愿望。“乞君”是指向同游者求画的意思。“逝将寻旧矶”意思是说:我要去寻找旧时的钓鱼台。这两句既是一种愿望,也包含了一种期待的心情。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既是实写,也是象征,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

畏庐招泛通河:畏庐,地名,位于福州西郊。“招泛”即请人泛舟。通河:通济门名。玉泉:福州西湖名,又名玉津湖。

钓徒:钓鱼的人。落尘网:陷入尘世。尘网:尘世,官场。

见水如放归:看到水面平静得象鱼儿回到自己的窝里一样。

闽江:指闽江下游,今福州市区一带的河流。

君我:指泛舟中的两位朋友。

一涯:一边。

烟波:烟波浩渺的水。

风埃:风尘,指世事。

畏庐:地名,位于福州西郊。招泛:请人泛舟。

钓徒:指钓鱼之人。落尘网:陷入红尘之中。尘网:尘世间的纷扰和羁绊,比喻官场。

见水如放归:形容心境豁达宁静。

闽江:福州境内的一条大江。

君我:泛指友人之间相互称呼对方为”君”或”吾”。

一涯:一边,此处指两岸。

烟波:烟雾弥漫的江河。

老忍割:忍受离别的痛苦。

来与风埃期:意谓来此共度人生风雨,共度时光。

通河源:通河源头。玉泉:福州西湖之别称。

放闸:放开船闸。清沦漪:清澈的涟漪。

秋泛:泛舟于秋天。昔有图:曾经有图可寻。

初夏时:指初夏时节泛舟于西湖。

葭菼:芦苇之类植物。

雨新沐:雨后新洗过的沐浴。

凫群飞:一群野鸭飞起。凫:野鸭一类的水禽。

家江:指福州的闽江。

青山围:青山围绕的景象。

乞君:求你。为图:作画。

逝将:将要。寻旧矶:寻找昔日的钓鱼台(旧址)。

鸥鹭:指鸥鹭鸟,常在湖面上自由飞翔。

素衣:白衣裳,这里指白衣,即道士的衣服。幸未缁(zī):幸好没有染上尘世的色彩。缁:黑色,尘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