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三杨盛文藻,生晚吾及见女孙。
笄年随宦老就养,诗画清丽知渊源。
曩交仲子爰及季,隔幔时获聆清言。
为图散花会微旨,忏除结习皈祇洹。
谁知桑海并亲见,此画无亦元机存。
神仙狡狯夺造化,平陆胥溺能勿援?
尘扬水浅故眼熟,傥起昏垫开衢尊。
人天十载百感集,剩对季子追梦痕。
画中有诗况手泽,仙坛记在试一论。
董季友属题其母杨太夫人麻姑载酒画帧
梁溪三杨盛文藻,生晚吾及见女孙。
笄年随宦老就养,诗画清丽知渊源。
曩交仲子爰及季,隔幔时获聆清言。
为图散花会微旨,忏除结习皈祇洹。
谁知桑海并亲见,此画无亦元机存。
神仙狡狯夺造化,平陆胥溺能勿援?
尘扬水浅故眼熟,傥起昏垫开衢尊。
人天十载百感集,剩对季子追梦痕。
画中有诗况手泽,仙坛记在试一论。
赏析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 “梁溪三杨盛文藻,生晚吾及见女孙。”:描述了梁溪三位杨姓的家族成员(可能指文人或学者)的文采出众,而诗人晚年才有幸见到他们的孙女。“生晚”表达了诗人与这些家族有较深的交往或缘分。
- “笄年随宦老就养”,指的是女子成年后随家族宦游生活,体现了家族对女性教育的重视和培养。“就养”意味着在家中接受抚养,可能包括学习文学、绘画等艺术。
- “诗画清丽知渊源”,描绘了孙女诗画才能的高超,且能追溯到其根源。这里的“知渊源”暗示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 “曩交仲子爰及季”,提到过去的交往,尤其是与仲子的友谊以及与季子的交流,可能涉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探讨。“爰及季”表示与季子的深厚情谊。
- “隔幔时获聆清言”,表达了通过帷幕听对方清晰话语的场景,可能是在一个私密而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的深入对话。
- “为图散花会微旨”,意指绘制一幅带有寓意的画来传达某些微妙的哲理。“散花会微旨”可能是比喻性的用语,意味着画作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 “忏除结习皈祇洹”,表达了一种修行或精神上的净化过程,可能是通过禅修或某种精神实践来去除杂念,归于内心的平静。”皈依祇洹”可能是指对佛法或某种精神信仰的归依,强调内心的安宁和纯净。
- 结尾两句:“谁知桑海并亲见,此画无亦元机存。”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画作中隐藏的深刻内涵的领悟。“桑海”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世事的变迁;“亲见”表明诗人亲身经历或见证了这些变化;“元机存”则可能指画作中所隐含的原始或未被污染的纯真本质。
2. 诗意解读与创作背景:
- 此诗通过描述一个家族成员及其孙女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 诗中的“为图散花会微旨,忏除结习皈祇洹”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认同,以及对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关注。
- “谁知桑海并亲见,此画无亦元机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画作深层含义的领悟,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尊重与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成员及其作品的描述,传递了对家庭、文化和艺术传承的深切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