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无甲子不知年,国入华胥梦枕边。
树老岂栽盘古日,枝栖独辟有巢天。
两仪石叫惊山鬼,八卦潭澄问水仙。
自笑草庐开混沌,结绳坐对屋三椽。

【注释】

太古巢:山。

甲子:古代用干支来纪年,甲子为干支之首。

华胥梦枕边:指《列子·黄帝》中关于华胥生女履(践)足于华胥之床,而生伏羲氏和女娲氏的传说。

树老岂栽盘古日:树老即枯木,不可能再栽植如盘古时期的树木。

有巢天:传说中的巢居时代。

两仪石:阴阳鱼形的石头,传说是天地未分时出现的。

八卦潭:指太极图中的八卦图,象征宇宙的生成和变化过程。

自笑草庐开混沌:自嘲自己像《庄子·天下篇》中所说的“建之以常法”,开创了“混沌”的先例。

结绳坐对屋三椽:形容生活简朴。

三椽:古代房屋的计量单位,一椽为一柱,三椽即三柱。

【赏析】

这首七言诗写诗人隐居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人在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时,运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既有历史故事,也有神话传说,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山无甲子不知年”,意为山里没有干支纪年,所以不知道具体哪一年。这里的“甲子”指的是干支纪年法,而“不知年”则表示山里的宁静和远离世俗。接着,“国入华胥梦枕边”,以《列子·黄帝》中的神话传说,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向往超然物外的生活。

第二句“树老岂栽盘古日”,意指树木老了也不会再被移植。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第三句“枝栖独辟有巢天”,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如同鸟儿在枝头筑巢一般独立自主,不受外界干扰。

接下来的两句“两仪石叫惊山鬼,八卦潭澄问水仙”,则是通过描绘山水景象,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两仪石”和“八卦潭”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象征着宇宙的生成和变化,而“惊山鬼”、“问水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好奇。

最后两句“自笑草庐开混沌,结绳坐对屋三椽”,则是诗人对于自己隐居生活的自谦之词。这里的“草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结绳”则是指古人结绳记事的方法,用以形容自己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内心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智慧。而“屋三椽”则是对当时住房条件的反映,表明诗人虽身处简陋之地,却能够怡然自得,过着清贫而充实的生活。

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通过对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