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锻洪炉面上灰,鬼门关外足徘徊。
老妻烂额祈菩萨,小子扶肩接秀才。
蚊厌血枯呼伴去,虱耽气腐挈家来。
亲朋探问人如蚁,欲认何人眼倦开。
【注释】
六月:农历六月。大病:重病。几死:差点死掉。呻吟:指生病时的呻吟声。稍间:过了一段时间。续之:继续下去。
锻洪炉:烧炼钢铁的大火炉。面上灰,指火炉上积满了灰尘。鬼门关外:指死亡的边缘。足徘徊:徘徊不定。老妻:妻子。烂额:指因伤风而头部有疮。祈菩萨:请菩萨保佑。小子:儿子。扶肩:扶着肩膀。接秀才:指帮助别人,好像在帮助读书人一样。蚊厌血枯:蚊子吸了病人的血,感到血液干涸了而死去。呼伴:叫着要同伴。去:离开。虱耽气腐:虱子因身体发臭而离人而去。挈家来:带着一家来了。
亲朋探问:亲友们前来探望。人如蚁:形容人多得就像蚂蚁一样。眼倦开:眼睛看花了,睁不开。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重病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又勉强起床作诗抒怀时的作品。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自己生病后的痛苦和艰难的处境,以及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
首联“自锻洪炉面上灰,鬼门关外足徘徊”二句,是写诗人重病初愈,精神恍惚,步履蹒跚,徘徊于死亡的边缘。诗人用“锻洪炉”、“鬼门关”两个意象,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当时的状态,也表现了他对生死的态度。
颔联“老妻烂额祈菩萨,小子扶肩接秀才”,则描写了诗人的家庭状况。诗人的老伴儿因为生病,额头上有伤痕(烂),请求菩萨保佑;诗人的儿子扶着诗人的肩膀,好像在帮助他一样。
颈联“蚊厌血枯呼伴去,虱耽气腐挈家来”,则是写诗人与外界的隔绝,只有蚊子和虱子还在他的身边。蚊子吸了他的血,感到血液干涸了而死去;虱子因为身体发臭,离开了他。这两个细节,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亲朋探问人如蚁,欲认何人眼倦开”,则是写亲友们的关心。他们纷纷来到诗人的家,询问病情。诗人已经病得眼睛都看花了,连亲人都认不出来了。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病痛,也表达了他对亲友们的深深感激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