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披一蓑,斜风摇两榜。
潮逐白鸥来,人随白鸥往。
大儿下渔竿,小儿撑渔艇。
渔父卧篷中,烂醉唤不醒。
【注释】
细雨:小雨,微雨。披一蓑:穿一件蓑衣。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皮编成的短上衣,用来挡风雨。两榜:渔网。潮:指潮水,此处泛指大海。白鸥:海鸟,也泛指鱼虾等水中生物。大儿:年长的兄弟。下:放下。小儿:年幼的兄弟。撑:驾驶。篷:船篷。烂醉:喝得大醉。唤不醒:呼唤也没有反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渔父生活的小诗。诗中通过渔父一家在江上的生活片断来反映当时渔民生活的痛苦处境和艰难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风格自然,颇有民歌特色,是宋初农村风俗画式的田园诗。
首句“细雨披一蓑”,点明了时间、天气和渔夫的装束。诗人把渔夫的装束比作蓑衣、斗笠,生动地描绘了渔父的形象;同时,“细雨”又暗示了渔夫出海捕鱼时的环境气氛。第二句“斜风摇两榜”,描写了渔夫出海捕鱼的情景。“两榜”,即两张竹制的渔网,这里代指渔具。这句诗既写了渔夫出海捕鱼时的动作,又写出了他面对大自然时的心情。第三句“潮逐白鸥来”,表现了大海与白鸥的和谐景象。“白鸥”,泛指鱼虾等水中生物。这句诗不仅表现了大海的美丽,而且表现出诗人对大海的喜爱之情。第四句“人随白鸥往”,表现了渔夫与白鸥结伴而行的景象。“人随白鸥往”表明渔夫在海上漂泊不定,生活艰辛。最后一句“大儿下渔竿,小儿撑渔艇。”写到了渔夫家庭中兄弟二人分工协作的情况。“小儿撑渔艇”表明了渔夫家庭中的年幼者要承担起捕鱼的任务。整首小诗通过对渔父一家在江上的生活片断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渔民生活的痛苦处境和艰难心情。
这首小诗虽然只是寥寥数笔,却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江上渔父的生活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父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渔父们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关注。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渔父们的生活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困苦和艰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渔父们与大自然的关系的描述,表现了他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