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老圃绘秋容,真相依稀色是空。
落日移从霜径里,疏镫送入锦屏中。
终将不老随宵月,直以无香傲晚风。
悟却浮生归去也,白云挥手谢陶公。
【注释】
菊影:即《菊赋》。菊,又称“秋菊”,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分身老圃绘秋容:分身,比喻人有多重身份;老圃,指种菊之人;绘秋容,描写秋天的景色。真相依稀色是空:真相,菊花的真面目,这里指菊花的颜色。色是空,意谓颜色虚幻,没有实际意义。落日移从霜径里,疏镫送入锦屏中:疏镫,稀疏的灯火;锦屏,精美的屏风。
【译文】
种菊的人分身于菊圃之中,描画着菊花的秋容。菊花的真面目,就像那虚无缥缈、虚幻的色彩。落日从霜冻的田间小路上缓缓移动,稀疏的灯火送到了精美的屏风中。菊花终究不老,可以陪伴夜晚的月亮,它无香气却能傲视晚风。领悟了人生的无常,就归隐吧,白云挥动着手,感谢陶公(指陶渊明)的栽培。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菊词,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种菊赏菊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全词以菊花为题材,借菊喻人,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
首句“分身老圃绘秋容”,写诗人自己种菊赏菊的情景。诗人在菊圃中辛勤劳作,用心地描绘着秋菊的风采。这里的“分身”二字,既表现了诗人与菊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表现出诗人对菊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菊花虽然不像其他花卉那样色彩斑斓、娇艳动人,但它有着独特的魅力。诗人通过描绘菊花的真面目,将菊花的美丽展现出来。
次句“真相依稀色是空”,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真实面貌。这里的“真相”并非指真正的菊花,而是诗人眼中的菊花。他发现,尽管菊花的颜色很美,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这种感觉让诗人觉得菊花的美丽并不真实,只是一种幻觉而已。然而,正是这种幻觉,让诗人更加喜爱菊花。
接下来两句“落日移从霜径里,疏灯送入锦屏中”,则描绘了诗人在菊圃中欣赏菊花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霜白的小径上;而稀疏的灯火则穿过精美的屏风投射到地面上。这两句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菊苑中的美丽景象。夕阳和灯火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最后两句“终将不老随宵月,直以无香傲晚风”以及末句“悟却浮生归去也,白云挥手谢陶公”,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他认为,菊花之所以能够成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就在于它具有一种不屈的精神。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生活如何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菊花的赞美之词,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观的体现。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种植和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菊花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