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青山曲,崎岖石径斜。
一鸠啼古刹,尽日落梅花。
竹老堪医俗,僧忙恼出家。
题诗聊赠佛,不必计笼纱。
【注释】
虎山岩:虎山的岩石。虎山,在今江苏南京东北郊紫金山南麓。
路转青山曲:路拐弯处,是山间弯曲的小道。转,曲折。
崎岖石径斜:石头路上,弯弯曲曲,十分难走。
一鸠啼古刹:一只乌鸦在寺庙里叫唤。
尽日落梅花:整天都在下着梅花。
竹老堪医俗:竹子老了,可以用来治疗世俗的病。
僧忙恼出家:僧人忙着修行,心里烦恼。
题诗聊赠佛:写一首诗给佛祖(即佛),表示自己的虔诚。
不必计笼纱:不要计较那件袈裟了。
【译文】
山路曲折地绕着青山转,石头路上弯弯曲曲。
一只乌鸦在寺庙里叫唤一整天,一直落在梅花树上。
竹子老了,可以用来治疗世俗的病,僧人忙着修行,心里烦恼。
我写了一首诗,聊以表达我对佛的敬仰,不要计较那件袈裟了。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任溧阳令期间。诗人在赴官溧阳途中,经过虎山岩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绝。
“路转青山曲”一句,描写虎山岩的地理位置。从句中可以看出,虎山岩地势险峻,道路蜿蜒曲折。这种地形特点使得诗人不禁感叹起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一鸠啼古刹”一句,描绘了虎山岩的宁静氛围。在这里,一只乌鸦在寺庙里叫唤,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祥和。
诗人转向对虎山岩周边环境的描述:“尽日落梅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阴云密布,虎山岩始终笼罩在一片美丽的景色之中。这里的梅花盛开,为虎山岩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竹老堪医俗,僧忙恼出家。”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理解。他认为竹子的衰老可以治愈世俗的病痛,而僧人忙于修行却心生烦恼。这种观点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对佛的敬仰:“题诗聊赠佛,不必计笼纱。”这里,诗人以诗会意的方式向佛请教,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然而,他并不过分在意自己是否能够得到答案,而是以一种淡然的心态去对待这个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虎山岩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内在含义的解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修行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