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愁无伴,君来喜不寥。
吹灯风卷竹,打屋雨淋蕉。
得水蛙声闹,还乡客梦遥。
更闻茅屋上,檐马响飘萧。
【注释】:
1.卧病愁无伴:我卧病在床,没有可以交谈的朋友。
2.君来喜不寥:你来了,我非常高兴。
3.风卷竹:吹过竹叶的风卷着竹子。
4.雨淋蕉:雨水淋着蕉树。
5.得水蛙声闹:青蛙在水边叫着。
6.还乡客梦遥:回家乡的客人梦见故乡。
7.茅屋上:在茅草屋顶上。
8.檐马响飘萧:檐头挂着马儿的尾巴在摇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廖沧洲在夜晚相聚时所创作的。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卧病愁无伴”,表达了诗人卧病在床,没有可交流的知音。这里的“愁”字,既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的烦恼,也暗示了他内心孤独、郁闷的情绪。
第二句“君来喜不寥”,表达了诗人得知朋友来访时的欣喜之情。虽然自己卧病在床,但能听到朋友的脚步声,就感到十分高兴。这里“喜不寥”三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喜悦,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第三、四句“吹灯风卷竹,打屋雨淋蕉。”,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景象。风吹过竹叶,摇曳生姿;雨滴落在蕉叶上,溅起一片水花。这里的“吹灯”、“打屋”、“雨淋”等动作,都表现出了夜幕降临后的自然美景。
第五、六句“得水蛙声闹,还乡客梦遥。”,描绘了诗人听到蛙声而引发的一种思乡之情。青蛙在池塘边叫唤,仿佛在呼唤远方的亲人;而诗人自己则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与亲人团聚。这里通过蛙声和梦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更闻茅屋上,檐马响飘萧。”,描绘了一个更加静谧的夜晚画面。诗人站在屋顶上,耳边传来了马儿的铃声,声音悠扬而深沉。这里通过马铃声和诗人的观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