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移浮果植瀛洲,颗颗垂青似佛头。
七宝庄严呈妙相,一林璎珞挂新秋。
风吹坏色身如现,月照圆光顶欲浮。
献与如来应一笑,本年面目不相侔。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好问,题目“释迦头”中的“释迦”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这首诗描绘了释迦牟尼的头骨被移到瀛洲的情景。
首联:“谁移浮果植瀛洲,颗颗垂青似佛头。”
- 释迦头:指释迦牟尼的头骨。
- 谁移:是谁移动了它。
- 浮果植瀛洲:在瀛洲种植了漂浮的果实。
- 颗颗垂青似佛头:每颗果实都像佛头一样垂青。
次联:“七宝庄严呈妙相,一林璎珞挂新秋。”
- 七宝庄严:使用七种宝物装饰。
- 呈妙相:展示出美妙的形象。
- 一林璎珞挂新秋:整个树林挂满了璎珞。
第三联:“风吹坏色身如现,月照圆光顶欲浮。”
- 风吹坏色身如现:风吹散了它的色彩。
- 月照圆光顶欲浮:月光照射下,它的头顶好像要飘起来。
尾联:“献与如来应一笑,本年面目不相侔。”
- 献与如来:把它献给如来。
- 应一笑:应该笑一笑,这里表示对释迦牟尼的尊敬。
- 本年面目不相侔:今年的面目和往年不一样。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释迦牟尼头骨的描述,展现了其神秘和庄重的一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释迦牟尼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