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苞曾说蜜波罗,珍重芳名唤释迦。
一粒须弥通大化,三生慧业证阿难。
花从净土拈来结,种自祇园乞得多。
莫道前身原是佛,木奴狡狯胜维摩。

【释迦头】

香苞曾说蜜波罗,珍重芳名唤释迦。

一粒须弥通大化,三生慧业证阿难。

花从净土拈来结,种自祇园乞得多。

莫道前身原是佛,木奴狡狯胜维摩。

注释:

  • 释迦:指佛陀,佛教的创始人。
  • 蜜波罗:指佛陀的弟子,也称为“多陀阿罗汉”。
  • 一粒:象征佛陀的智慧和教诲如一粒种子般深植人心。
  • 须弥:印度神话中的山名,象征着世界中心。
  • 大化:指佛陀教化众生的过程。
  • 三生:前世、今世、来世,泛指一生。
  • 慧业:修行得来的智慧和功德。
  • 阿难:佛陀的弟子之一,以智慧著称。
  • 净土:佛教用语,指西方极乐世界。
  • 祇园:佛教中一个著名的园林,与佛陀有关。
  • 木奴:一种植物,这里借代为佛教徒。
  • 狡狯:聪明机智。
  • 维摩:佛教中的人物,以其辩才著名。

赏析:
此诗以“释迦”作为主题,表达了对佛陀的崇敬之情。首联“香苞曾说蜜波罗,珍重芳名唤释迦。”通过“香苞”比喻佛陀的教诲如同花香四溢,而“释迦”则是对其芳名的赞美。颔联“一粒须弥通大化,三生慧业证阿难。”则进一步强调了佛陀的智慧和教诲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众生的影响。颈联“花从净土拈来结,种自祇园乞得多。”则以花比喻佛教徒,表示他们如同花一样从净土和祇园中获取智慧,积累功德。尾联“莫道前身原是佛,木奴狡狯胜维摩。”则是对佛教徒的肯定,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成为佛陀,但智慧和行为却胜过其他佛教人物如维摩诘等。整首诗表达了对佛陀的敬仰和对佛教徒的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