崱屴峰前万木黄,白云沧海两茫茫。
千年伏虎留孤寺,一脉来龙认故乡。
饭鼓斋钟醒客梦,松声潭影绕禅房。
登高眺望多佳趣,石刻挲摩到夕阳。

涌泉寺

崱屴峰前万木黄,白云沧海两茫茫。

千年伏虎留孤寺,一脉来龙认故乡。

饭鼓斋钟醒客梦,松声潭影绕禅房。

登高眺望多佳趣,石刻挲摩到夕阳。

注释:
崱屴峰前万木黄:崱屴峰,即庐山的一个山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万木黄,形容山上的树木在秋天变黄了。
白云沧海两茫茫:白云,指山间的云海;沧海,指大海。两茫茫,形容山与海之间辽阔无际。
千年伏虎留孤寺:伏虎,指山上的老虎。孤寺,指孤独的寺庙。这句话表达了这座寺庙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孤独而坚韧的形象。
一脉来龙认故乡:一脉,指山脉的一条支流;来龙,指山的走势像龙一样;认故乡,表示这里是家乡或祖居之地。这句话表达了这座寺庙是家乡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
饭鼓斋钟醒客梦:饭鼓,指寺庙中敲饭鼓的声音;斋钟,指寺庙中敲斋钟的声音。这些声音是用来唤醒信徒们的梦境,让他们在醒来时感到宁静和满足。
松声潭影绕禅房:松声,指山间的松树发出的声响;潭影,指湖中的倒影;禅房,指寺庙中的修行场所。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幽深的修行环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安宁。
登高眺望多佳趣:登上高处,可以俯瞰整个山谷,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这里表达了人们在高处可以欣赏到更多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石刻挲摩到夕阳:石刻,指雕刻在石头上的图案或文字;挲摩,指用手轻轻触摸;夕阳,指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在触摸石刻时仿佛能感受到夕阳的余晖,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赏析:
这首《涌泉寺》是一首描绘庐山涌泉寺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山峰、白云、湖水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涌泉寺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寺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展现了涌泉寺作为家乡象征的意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