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皇书记孰堪亲,草泽今来刘道民。
白首参军刚草檄,青衿报国竟捐身。
十年落拓无知己,一死从容绝可人。
引颈衔须犹骂贼,胶庠正气未沉沦。

殉难三烈诗廖秉钧

仓皇书记孰堪亲,草泽今来刘道民。

白首参军刚草檄,青衿报国竟捐身。

十年落拓无知己,一死从容绝可人。

引颈衔须犹骂贼,胶庠正气未沉沦。

注释:

  1. 仓皇书记孰堪亲:在混乱中,谁能担任书记的工作呢?
  2. 草泽今来刘道民:如今有位名叫刘道民的人从草泽中而来。
  3. 白首参军刚草檄:年已七十的参军(指作者)刚刚起草了檄文。
  4. 青衿报国竟捐身:年轻的书生(指作者的学生或同僚)为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5. 十年落拓无知己:在这十年中,他四处飘泊,没有知己朋友。
  6. 一死从容绝可人:一旦死去,从容不迫地离去,是令人敬佩的。
  7. 引颈衔须犹骂贼:引颈伸须,仍然在骂贼。
  8. 胶庠正气未沉沦:他的正气并未沉沦。胶庠,古代对学校或官署的美称。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殉国将领的诗作,诗人通过回忆与将领们一起工作的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五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诗人与三位将军的关系和他们共同经历的战斗。首先,诗人感叹自己作为书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难以担任重要职务。接着,他提到了一位名叫刘道民的年轻将领,他从草泽中前来,这表现出他的勇敢和坚韧。然后,诗人描述了这位老将军刚刚起草了一封重要的檄文,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年轻书生的敬意,他们为国家献出了生命,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敬仰的。

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三位将军的生平和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诗人回忆了与这些英勇将领共度的时光,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特别是那位年长的将军,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保持着高昂的斗志,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诗人。此外,诗人还提到了另一位将领,他在战斗中不幸身亡,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诗人通过对这些英雄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这些英勇将领共同工作的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它不仅展示了三位将军的英勇事迹,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对敌人的坚定反抗。整首诗语言质朴,但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动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