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依青嶂,柴门掩绿苔。
万竿修竹里,日暮一筇来。

【赏析】

蔡杏垣,名景繁,号梅溪,清代诗人。这首山水小诗,是写茅屋隐没在青山之中,柴门掩映着绿苔,万竿修竹里,日暮时一位筇杖的游人前来访友。此诗描写了一幅山野隐逸图。

茅屋、青嶂:茅屋,茅草屋顶的房子;青嶂,青山。

柴门、绿苔:柴门,柴木做的门;绿苔,绿色的苔藓。

万竿:指竹子。

筇杖:用竹子做成的手杖。

赏析:

首句“茅屋依青嶂”,写诗人的住所——茅屋,依傍着青山(青嶂),点明隐居之所。次句“柴门掩绿苔”,写诗人的居处,柴门紧闭,绿苔斑斑。“柴”和“茅”都是草屋的代称。“掩”字有遮蔽的意思。“绿苔”是形容门前长满了青苔,显得有些荒僻。

“万竿修竹里,日暮一筇来。”意思是:万竿修长的竹子在竹林里,日落西山的时候有一位手执筇杖的访客前来探访我。“修”,修长;“万竿”,形容竹子很多;“筇”,一种用竹片编成的轻便的小手杖;“客”,客人。

这首诗通过描写隐居者的环境与生活状况,反映了他清高脱俗、不慕荣利的隐逸情怀。全诗笔力简练,意境幽深,读来让人仿佛看到一幅幽静淡雅的山水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