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无鸿到,鹰飞春已残。
中原人不识,认作雁行看。
【注释】
南路:指南方。
鹰飞春已残:比喻春天已经过去,大雁南飞,南方的鹰也飞来了。
中原:这里指南方。
不识:不了解。
行(háng):飞行。
赏析:
此诗是唐代文学家韩偓的一首咏物诗。全诗三句,每句七字。前三句写景:诗人从南方飞回中原,一路上看到南方的鸿雁都飞走了,只有一只雄鹰在北方飞翔,它展翅高飞,似乎已经飞到了春天的尽头了。“认作”二字写出了诗人的疑惑和惊讶之情,他以为这只鹰是从很远的地方飞来的,所以把它当作北方的鸿雁。后两句抒情:诗人感叹中原人不认识这只鸟,还以为它是大雁呢!这首诗以“南路鹰”、“雁行”为关键词,将南方的鸟与雁混为一谈,表达了诗人对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