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邻寺与追寻,一径听钟绝足音。
劫运更教孤气类,谏书忍问出呻吟。
江湖摩荡回天梦,几榻绸缪学道心。
收拾谁编独行传,岛人写恨海沉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首句“隔年邻寺与追寻,一径听钟绝足音。”
“隔年”:表示时间距离之远。
“邻寺”:指的是附近的寺庙。
“与追寻”:表示作者在寺庙附近徘徊,试图寻找某人。
“一径”:表示一条小路或小径。
“听钟绝足音”:表示作者在寺庙里听到了钟声,但没有听到任何人的脚步声。
第二句“劫运更教孤气类,谏书忍问出呻吟。”
“劫运”:指命运、运势。
“更教孤气类”:表示命运更加使得这个人孤独无助。
“谏书”:古代的一种文书,通常由皇帝命令官员起草。
“忍问出呻吟”:表示不忍心去询问那个人的痛苦。
第三句“江湖摩荡回天梦,几榻绸缪学道心。”
“江湖摩荡”:形容人生道路坎坷,如同江湖中的漂泊生活。
“回天梦”:形容一个人想要改变命运,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学道心”:表示学习道教的思想和方法,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第四句“收拾谁编独行传,岛人写恨海沉沉。”
“收拾”:整理、收拾。
“谁编”:表示没有人来编写这个故事。
“独行传”:指一个人独自旅行的故事。
“岛人”:指岛上的人。
“写恨海沉沉”:表示岛上的人们因思念故土而感到痛苦和遗憾,就像海水一样深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胡瘦唐侍御的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诗中通过描述他在寺庙的追寻、孤独无助的状态以及他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困境中人们心灵的关怀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