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音呜咽大江前,缩地劳劳问岁年。
一片匡庐挥不去,来扶残梦卧云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于天宝三年(744),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途经浔阳。

首句“车音呜咽大江前”,起笔就写船行江上所见,声调悲切。“车音”,指车轮转动的声音,“呜咽”形容其声。这里借写车轮之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心情。“大江”点明诗人所处位置和心境,也暗示了此行的目的和归期渺茫的惆怅。次句“缩地劳劳问岁年”,写旅途劳顿,不禁发问岁月流逝。“缩地”意谓天地变小,“劳劳”形容步履艰难,“问岁年”则是对人生易老、世事难料的一种慨叹。这两句诗把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四两句“一片匡庐挥不去,来扶残梦卧云烟”,描绘了庐山的雄奇壮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匡庐”,即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南。“一片”形容山势高峻连绵不断,“匡庐挥不去”则表明庐山之景历历在目,难以摆脱。“来扶残梦”,暗用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句,表示梦中仍想与友人相见,却又知道终将离别。“卧云烟”既指梦中的幻境,又寓指现实的虚无缥缈。这两句诗通过梦境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通过对庐山的描述,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之情。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