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声日夜喧,历阳树色暗郊原。
车尘千里春风道,应湿襟前岱岳痕。

这首诗是作者在浦口与印昆告别后进入都城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扬子江声、历阳树色和车尘春道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旅途的风景。

浦口别印昆入都
浦口:指浦口渡口,位于江苏镇江市北郊。
印昆:此处指作者的朋友印昆。
入都:进入京城。

扬子江声日夜喧,历阳树色暗郊原。
扬子江:指长江。
扬子江声:指长江水声。
喧:声音大。
历阳树色:指江苏省南京市附近的古地名“历阳”,这里的树木因地势高远而显得更加苍翠。
暗郊原:指远处的原野被树木遮蔽而显得模糊不清。

车尘千里春风道,应湿襟前岱岳痕。
车尘:指车轮扬起的尘土。
千里:形容道路遥远。
春风道:指春天的风吹拂着的道路。
岱岳:泰山,古代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
痕:痕迹,这里指车轮留下的尘土痕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色画卷。首句“浦口别印昆入都”以简短的句子开头,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人物,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扬子江的波涛声、历阳树的颜色以及远方原野上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最后一句则以车轮扬起的尘土和泰山的痕迹为结尾,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寄寓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