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人尘昏昏,风云掩飘忽。
燕市起悲歌,孰得建安骨。
骚坛有飞将,挟句探月窟。
影蔽芙蓉旗,辉满金银阙。
下士仰之笑,但解守株橛。

题欧阳南雷诗卷

污人尘昏昏,风云掩飘忽。
燕市起悲歌,孰得建安骨。
骚坛有飞将,挟句探月窟。
影蔽芙蓉旗,辉满金银阙。
下士仰之笑,但解守株橛。

注释:

  • 污人尘昏昏:形容世事纷乱,人心不宁。
  • 风云掩飘忽:风云变幻,难以捉摸。
  • 燕市起悲歌:指在动荡的燕市中响起的悲伤歌曲。
  • 孰得建安骨:谁能够拥有建安时期的豪迈气概?
  • 骚坛有飞将:比喻才华横溢之人如同古代战场上的英雄豪杰。
  • 挟句探月窟:用诗句探索月亮的奥秘。
  • 影蔽芙蓉旗:形容诗文如芙蓉花般美丽,却被云雾遮蔽。
  • 辉满金银阙:形容诗文的光芒四射,照耀在金银制成的宫殿之上。
  • 下士仰之笑:低俗之人嘲笑这样的成就。
  • 但解守株檛:只知道等待兔子撞树而死。比喻只会死守一种方法而不知变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赞美古人的才华和作品的高洁来表达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文学艺术的敬仰。诗人首先通过“污人尘昏昏,风云掩飘忽”来描绘乱世之中文人的无奈与彷徨,然后通过“燕市起悲歌,孰得建安骨”来表达对建安时期豪壮风格的向往。接着,“骚坛有飞将,挟句探月窟”则赞颂了那些能以诗歌探求宇宙奥秘的英才。诗中的“影蔽芙蓉旗,辉满金银阙”更是将这种高洁的文学追求比作美丽的芙蓉花被云雾遮蔽,其光芒却照亮了整个宫殿。最后,“下士仰之笑,但解守株橛”则讽刺了一些庸俗之人对于这些高远成就的不屑一顾,只懂得守株待兔的愚蠢行为。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坚守与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