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坼乱喧呼,有身复安寄。
片椽青溪上,老益慕气类。
忆溷鄂王城,得子好兄弟。
不恤文酒污,偷娱风雨晦。
兴移九曲亭,登降连数辈。
波江啮山根,钟响漏苍翠。
子为最少年,捷抚陶桓桂。
丧乱枳如发,瞬及易鼎岁。
长公促一瞑,痴愿瘗烽燧。
子专持画笔,力与鹿床配。
只影天北南,呵壁俟饿毙。
霜髯出海楼,重见活鬻艺。
赠幅愈清远,魂开桃源记。
踵营梁纪丧,风义在残世。
古来独行传,于子足流涕。
癖嗜诱题咏,今昔肯相弃。
差摅恶怀抱,硬语动长喟。

【注释】

崩坼:倒塌。喧呼:大声呼喊。片椽:短小的木椽。青溪:指青溪寺,在今安徽泾县。气类:同道者。溷鄂王城:指鄂州(今湖北鄂州)古城墙。得子好兄弟:指得到一个好儿子。文酒:指酒食宴饮。偷娱:偷偷地娱乐。九曲亭:相传为晋代陶渊明所建。钟响漏苍翠:钟声传遍山野。捷抚陶桓桂: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陶家之子。丧乱枳如发:比喻战乱频繁,生活艰难。瞬:极短的时间。长公促一瞑:长公,指陶潜,陶渊明,一瞑,闭上眼睛。痴愿瘗烽燧:希望死后埋葬战火遗迹。子专持画笔,力与鹿床配:指其画工精细,有如鹿床般精巧细致。只影天北南,呵壁俟饿毙:形容自己孤独凄凉。呵壁,指在墙壁上题诗作画。霜髯:白色的胡须。出海楼:指陶渊明的宅第,位于江边。活鬻艺:活卖自己的画技。清远:清新超远。桃源记:传说中避世隐居的地方。踵营梁纪丧:追随先人的足迹,记载丧乱之事。风义:风度和正义。古来独行传,于子足流涕:古代只有陶渊明一人能以高洁的品格和高尚的志向独立于世。癖嗜诱题咏:嗜好激发了他对诗歌、绘画的爱好。肯相弃:不会抛弃他。差摅恶怀抱,硬语动长喟:勉强抒发心中的郁积,言辞坚定。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赠给汪社耆的一首诗歌。汪社耆(1324-1389),字孟善,号静修,元末明初人,曾官太常礼院丞。张养浩对汪社耆十分赏识,称其“文章词赋俱有古人之风”,并称赞汪社耆“胸次不凡”。这首诗就是张养浩赠予汪社耆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汪社耆的敬仰之情和赞美之意。

全诗可分为四段,每段均写一段内容。第一段主要描写了汪社耆的生活环境和人生态度。“崩坼乱喧呼”,“片椽青溪上”,生动地描绘出汪社耆生活的环境;而“老益慕气类”则表达了汪社耆对志同道合者的向往之情。第二段主要描述了汪社耆的才华和成就。“忆溷鄂王城”,“不恤文酒污”,描绘出汪社耆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捷抚陶桓桂”,则展示了他的才华横溢。第三段主要描绘了汪社耆的内心世界。“长公促一瞑”,“痴愿瘗烽燧”,表达了汪社耆对生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只影天北南,呵壁俟饿毙”,则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第四段则是对汪社耆的赞美和期许。“霜髯出海楼,重见活鬻艺”,赞美其才华出众;“赠幅愈清远,魂开桃源记”,期望他能继续传承文化,造福后世;“踵营梁纪丧,风义在残世”,期待他能继承遗志,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汪社耆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美之意。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